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2007年)
简述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2007年)
admin
2018-10-11
46
问题
简述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2007年)
选项
答案
历史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引发美国朝野震惊,为适应与苏联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美国教育改革呼声高涨(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质量差招致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国内背景)。 主要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教育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国防教育法》的颁布的掌握情况。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各界对美国教育问题的批评越来越多,批评的焦点是美国教育质量差。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更加高涨。
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共10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所谓的“新三艺”)的教学。该法案要求让更多的青年学习这些学科。为提高这些学科的教学水平,要求大力更新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室、视听设备、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参考资料,加强外语教学中心,提高师资质量。
第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各地区设立职业技术教育领导机构,有计划地开办职业技术训练,使更多的青年和成年人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或熟练工人。
第三,强调“天才教育”。鼓励有才能的学生完成中等教育,攻读考入高等教育机构所必需的课程并升入该类机构,以便接受更深的教育,从他们中间培养出拔尖人才。
第四,增援大量教育经费。从1959年到1962年,由联邦政府拨款八亿多美元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1964年,国会又通过《国防教育法修正案》,决定将《国防教育法》有效期延长到1968年,范围也有些扩大。
《国防教育法》是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紧急措施推出的,法案冠以“国防”二字,足以说明美国当局对这次改革十分重视,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教育与国家的安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2r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都重视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是
“将书上某行帖上几个字,要被试者将所帖的字填写出来”体现的唐代科举考试的考试方法是
简述孔子对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
美国炮制“庚款兴学”的目的是()
南京国民政府在中等及以上学校推行“导师制”的时间是()。
×中学学习北京十一学校,但不敢贸然行动。于是在刚刚入学的初一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了实验。通过1个学年的实验发现,实验效果显著。这一实验属于
1855年,()学堂的设立,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某研究者阅读了他通过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下载的千余篇文献后,发现其中的很多资料和研究的关联性并不大,因此,又删除了很多资料,仅剩百余篇。他的这个过程是
随机试题
26岁已婚未育妇女,患单个子宫肌壁间肌瘤(7.5cm×8.0cm),伴经量过多,Hb80g/L。最恰当的处置是
新鲜肩关节前脱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甲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乙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是15千米。现在甲先步行,乙先骑车,两人同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乙放下车步行,甲走到乙放自行车处改骑自行车,以后不断交替行进,两人恰好同时到达B地,则甲走
(2005年)曲面z=x2一y2在点处的法线方程是()。
设备安装工程具备联动无负荷试车条件,( )组织试车,并在试车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人。
我国的“木雕之乡”“水晶之乡”“珊瑚之乡”分别指()。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Inadditiontoredistributingincomes,inflationmayaffectthetotalrealincomeandproductionofthecommunity.Anincreasein
Todayscientistsknowsomethingaboutthecausesofearthquakes.Thepassagegivesageneraldescriptionoftheearthquakes’d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