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dmin
2014-05-30
79
问题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
A
解析
一般认为,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A选项中,对于不满14周岁的幼女来说,由于她们对性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认识或者缺乏正确的认识,法律推定她们没有正确表达发生性行为的能力,当然也就谈不到性的自主权,行为人与她们发生性行为的,是对她们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故甲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A错误。根据《刑法》第129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通说认为,这里的“造成严重后果”,是指丢失的枪支被犯罪分子用作犯罪工具,被丢失枪支造成他人伤亡,被丢失枪支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本案中清洁工王某及时上交枪支,避免了严重结果的发生,因此B正确。根据《刑法》第262条的规定,拐骗儿童罪是指拐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其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家庭关系。丙的拐骗行为尽管可能没有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但其对正常家庭关系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C正确。根据《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本案中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丁立即归还,因此并未造成刑法意义上的危害后果,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Q4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应予国家赔偿的情形?()
下列有关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罗某从外地采购一批玉米存放在一粮食仓库销售,甲市乙区技术监督局接到这批玉米已发生霉变举报后,即派员前往现场检查核实。该局人员对这批玉米全部进行查封,并从这批玉米中抽出四袋样品送检,制作了现场笔录。罗某对此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有
对下列哪(一)些情形,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冻结的决定?()
某公安局以张某倒卖黄金为由,根据《金银管理条例》的规定,作出没收倒卖黄金款20,000元的处罚。但未向张某送达处罚决定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有关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现行有效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行政给付?()
人民法院对于下列哪种案件,根据当事人申请,可以书面裁定先予执行?()
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胡某因涉嫌盗窃罪被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下列有关判决的执行程序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是:()
随机试题
磁石的功效是酸枣仁的功效是
1945年8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的是()
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A气滞B气闭C气脱D气陷E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及称之为
【背景材料】甲方(某建筑公司)向乙方(某电机厂)订购了一台DQ—235型电机,双方约定:由乙方代办托运,交某铁路分局承运,运费由乙方先行垫付,待甲方收到电机支付货款时一并结清。乙方按合同约定将电机交某铁路分局承运,但一直未付运费。后甲方又将一批空调
Whoisthe"fatherofAmericanshortstory"?
Althoughwetriedtoconcentrateonthelecture,wewere______bythenoisefromthenextroom.
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的成分包括
设X,Y是两个随机变量,且P{X≤1,Y≤1}=4/9,P{X≤1}=P{Y≤1}=5/9,则P{min(X,Y)≤1}=().
A.butB.directC.fluentD.surveysE.subtleF.answeredG.dazzleH.abilitiesI.neglectedJ.takesK.language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