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小明是班上的“调皮大王”,他上课经常做出诸如往前排同学后背上贴纸条等恶作剧,所以经常被老师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九岁那年,小明转学遇到新的班主任,父亲对班主任说:“这孩子太调皮了,请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明,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
小明是班上的“调皮大王”,他上课经常做出诸如往前排同学后背上贴纸条等恶作剧,所以经常被老师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九岁那年,小明转学遇到新的班主任,父亲对班主任说:“这孩子太调皮了,请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明,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
admin
2017-04-14
39
问题
小明是班上的“调皮大王”,他上课经常做出诸如往前排同学后背上贴纸条等恶作剧,所以经常被老师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九岁那年,小明转学遇到新的班主任,父亲对班主任说:“这孩子太调皮了,请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明,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的孩子虽然调皮,但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小明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联系材料分析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贯彻哪些原则?
选项
答案
第一,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案例中新班主任就是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小明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他的特点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此,取得了好的效果。 第二,导向性原则。就是在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材料中小明在新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即是贯彻了这一原则。 第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材料中新班主任走近小明,关心、帮助小明,并和小明成为朋友。正是学生对老师有了信赖,才使学生发生预想的改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PJ3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_______,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_______和_______,建立对幼儿发展的_______,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幼儿园课程注重知识的()。
有关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错误的描述是()。
简述《幼儿园工作规程》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有权宣布考试无效的机构是学校。()
洗手的时候,老师要求小朋友要节约用水,这种行为符合的原则是()。
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案例二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这天上班主任的课,老毛病又犯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厉声对小伟说:“你的课别上了,把家长叫来。什么时候来了,什么时候上课”。说完把他推出教室,关上了教室的门。小伟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着。这时
随机试题
阅读白居易《杜陵叟》,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
患者耳鸣、耳聋,时轻时重,休息暂减,烦劳则加,四肢困倦,劳怯神疲,昏聩食少,大便溏薄,脉细弱,苔薄白腻。治宜选用
蛋白质在血浆中所占比例
患者男性,24岁,胸部隐痛5天,伴低热、咳嗽、气促,体检心界明显扩大,心尖搏动位于心浊音界外2cm,肝肋下5cm,心电图示有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广泛性T波低平。诊断为
某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机械的生产制造,2008年发生以下业务:(1)签订钢材采购合同一份,采购金额8000万元;签订以货换货合同一份,用库存的3000万元A型钢材换取对方相同金额的B型钢材;签订销售合同一份,销售金额15000万元。(2)公司作
以文章叙述的形式介绍某一全宗档案内容和成分的书本式检索工具是()。
()对于领航相当于规则对于()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道义论是具有“道义”色彩理论的统称,指人的行为必须遵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为的道德理沦:也就是说,一个行为的正确与否,并不由这个行为的后果来决定,而是由这个行为的动机和标准来决定的。注重的是这个行为的动机是否是“善”的,行为的本身是否体现了预设
有以下程序段structst{intx;int*y;}*pt;inta[]={1,2},b[]={3,4};structstc[2]={10,a,20,b};pt=c;以下选项中表达式的值为11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