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乙、丙、丁四人都是已成年的男子。一天他们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丁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人聚集在一起,由丁带领到一艘装有出口衣料的货船上盗得出口布料三捆,价值人民币3000
甲、乙、丙、丁四人都是已成年的男子。一天他们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丁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人聚集在一起,由丁带领到一艘装有出口衣料的货船上盗得出口布料三捆,价值人民币3000
admin
2013-03-26
31
问题
甲、乙、丙、丁四人都是已成年的男子。一天他们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丁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人聚集在一起,由丁带领到一艘装有出口衣料的货船上盗得出口布料三捆,价值人民币3000余元。第二天,甲要乙去找丙想办法销赃,乙找到丙后,丙一再表示不干,乙说:“上船容易下船难,不去小心你的狗命。”丙出于无奈,遂把赃物卖掉,所得赃款由四人平分。问:在本案中,谁是主犯?谁是从犯?谁是胁从犯?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在本案中,甲是主犯,乙、丁是从犯,丙是胁从犯。根据我国《刑法》有关条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甲提议盗窃,并分派乙、丁进行犯罪预备,甲同乙、丁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后,甲又让乙找丙销赃,最后平分赃款。可见,在这起共同犯罪中,甲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是胁从犯。本案中乙、丁积极参加这起共同犯罪,但又不是犯罪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比起主犯甲来说,乙、丁起了次要作用,是从犯。丙参与了事先通谋、事后销赃,应属共同犯罪,但丙销赃行为是在乙胁迫下实施的,因此他是胁从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P98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但处罚的目的是为了()。
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包括()。
鉴于刑事强制措施是一种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在适用强制措施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
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应当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
行政监察机关可以受理国家公务员的申诉和控告。()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加强对()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
信访事项应当自行政机关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该财物的,以贪污罪论。
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一当事人的信件进行拆检,弄清了案情并作出判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人际传播的概念中有三个核心要素:______、______及______。
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经甲公司请求,某区国土资源局将011号地块土地使用权许可授予该公司。乙公司不服,认为应该将土地使用权授予自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125000元,购入乙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50000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年利率为8%,债券利息每年年末支付(即每年利息为6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
下列行为中,应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的有()。
下列各项中,应征收印花税的有()。
过程方法强调将()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管理。
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Likeallthehugemetropolisesoftheworld,therearelotsofdiversionsbothoutdoorsandindoorsinChicago.TheArtInstitut
安全攻击可以分为【 】和主动攻击两种。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