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诉新立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新立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中,新立公司与张某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撤回起诉和上诉。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三·45题)
张某诉新立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新立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中,新立公司与张某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撤回起诉和上诉。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三·45题)
admin
2021-05-31
61
问题
张某诉新立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新立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中,新立公司与张某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撤回起诉和上诉。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三·45题)
选项
A、起诉应在一审中撤回,二审中撤回起诉的,法院不应准许
B、因双方达成合意撤回起诉和上诉的,法院可准许张某二审中撤回起诉
C、二审法院应裁定撤销…审判决并发回重审,一审法院重审时准许张某撤回起诉
D、二审法院可裁定新立公司撤回上诉,而不许张某撤回起诉
答案
B
解析
《民诉解释》第337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或者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不应准许。《民诉解释》第338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准许撤诉的。应当一并裁定撤销一审裁判。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根据上诉规定,二审审理中,上诉人可以撤回上诉,一审原告也可以撤回起诉。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上诉人撤回上诉,一审裁判生效;一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法院同意的,会一并撤销一审裁判。B项正确。 二审中允许一审原告撤回起诉,A项、D项错误。 二审中二审法院可以审查后直接允许撤回起诉,而不用发回一审法院重审。C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Z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张某诉美国人海斯买卖合同一案,由于海斯在我国无住所,法院无法与其联系,遂要求张某提供双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送达了诉讼文书,并在电子邮件中告知双方当事人在收到诉讼文书后予以回复,但开庭之前法院只收到张某的回复,一直未收到海斯的回复。后法院在海斯缺席的情况下
行为人对罚款、拘留决定不服的怎样处理?()
根据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的拘留和罚款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诉前财产保全的裁定,人民法院()。
甲向大恒银行借款100万元,乙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甲到期未能归还借款,大恒银行向法院起诉甲乙二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关于诉的合并和共同诉讼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13.3.77)
某生产企业宣传自己制造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引来众多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事后许多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有严重问题,于是许多人分别向同一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了诉讼,那么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张某将邻居李某和李某的父亲打伤,李某以张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受理该案时,李某的父亲也向法院起诉,对张某提出索赔请求。法院受理了李某父亲的起诉,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将上述两案并案审理。在本案中,李某的父亲居于什么诉讼地位?()(司考
甲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乙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关于甲、乙诉讼权利和义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司考.2010.3.41)
关于简易程序中的送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关于再审案件的诉讼费用的征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要观察其()是否达到平衡。
有效沟通的目标是()。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
A.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B.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C.溃疡口小底大,呈烧瓶状D.肠黏膜有大小不等溃疡,严重者至肠腔狭窄E.溃疡大小形状不一,呈地图状
某甲已投保人身保险,约定身体遭受伤害时由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合同成立二年后,某甲在某地翻墙入室准备行窃时,从墙上掉下来,摔成粉碎性骨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预期通货膨胀提高时,无风险利率会随着提高,进而导致证券市场线的向上平移。风险厌恶感的加强,会提高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汉赋的主要特点是()。
关于办事公道,正确的说法是()
[2002年MBA真题]调查表明,一年中任何月份,18至65岁的女性中都有52%在家庭以外工作。因此,18至65岁的女性中有48%是全年不在外工作的家庭主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削弱了上述论证?
在HTML中输出表格时,表头内容应写在()标记内。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