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阮籍的《咏怀》诗本身就像是深秋清晨草叶上的一抹凝霜,悄无声息,发着微微的寒气。曹丕《燕歌行》首句便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人李商隐也有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霜已结到了心上,是实实在在、有迹可循的内心的凄然和悲怆。而阮籍,
阮籍的《咏怀》诗本身就像是深秋清晨草叶上的一抹凝霜,悄无声息,发着微微的寒气。曹丕《燕歌行》首句便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人李商隐也有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霜已结到了心上,是实实在在、有迹可循的内心的凄然和悲怆。而阮籍,
admin
2019-05-13
49
问题
阮籍的《咏怀》诗本身就像是深秋清晨草叶上的一抹凝霜,悄无声息,发着微微的寒气。曹丕《燕歌行》首句便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人李商隐也有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霜已结到了心上,是实实在在、有迹可循的内心的凄然和悲怆。而阮籍,哪怕要做秋霜,也要做最温和的一种。这不是覆盖在松竹梅上的霜,而是覆在野草上的霜,白茫茫一片,与无边的草地连接在一起,静寂的一片,默默地发着清冷的光。这段文字论述的核心思想是:
选项
A、诗歌中描写“霜”,是为了表现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悲怆
B、阮籍《咏怀》诗中描写的“霜"是最温和的一种
C、阮籍《咏怀》诗如深秋的一抹凝霜,散发着清冷的光
D、诗歌中描写的“霜”都是一种比喻,比喻诗人凄凉的心境
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阮籍的《咏怀》诗本身就像是深秋清晨草叶上的一抹凝霜。然后通过与曹 丕、李商隐诗中“霜”所含意蕴的对比,说明阮籍诗中秋霜的特点——与无边的草地连接在一起,静寂的一片,默默地发着清冷的光。“阮籍的《咏怀》诗”应为文段论述的重点,首先排除A、D。B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到“要做秋霜,也要做最温和的一种”,是为了说明阮籍诗歌中体现出的克制、隐忍,而非表达“霜”的温和,排除B。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XTY777K
0
上海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发生了整体性变化,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从以政治史为中心转向以社会史为中心。社会史尤其是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需要特别关注人,不能只看到社会的变化而看不到人的变化。而在研究人的过程中,势必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究人的心理特征和整个社会心理,
下列能源形式中,需要消耗矿物资源的是:
原来将一批水果按100%的利润定价出售,由于价格过高,无人购买,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会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来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第一次定价的
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产品供给效应为居民提供文化产品消费对象,它的发展能够改变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与其他产品相比,文化产品的核心内容为精神劳动,能够借助于书报杂志、文娱用品、音像制品等物的外壳,实现其的物质化和价值化,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是社会总产
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十一”黄金周就此诞生。据统计当年7天内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2016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
据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1.按洲别统计2.按国别排序前15名:韩国70540人,美国2383
乍一看来,药品价格松绑是药价上涨的直接诱因,引发对于药价松绑政策的质疑与反思,也不难理解。不过,价格松绑的初衷其实是通过价格机制提升药企的生产积极性,避免或减少药品断供风险。而药企的生产积极性,当然来自药价的有利可图,价格高了才能刺激供给,这是最基本的经济
A、 B、 C、 D、 A考查图形遍历规律。每一行“小人”的头像分别是空心圆、实心圆和椭圆,身子是三角形、倒三角和菱形,其他部分也有同样规律,各部分依次出现。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从A、B、C、D四个图形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使得它保持第一行四个图形所呈现的规律性:
随机试题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包括哪些?
A.药物中毒B.严重挤压伤C.双侧输尿管结石D.缺血、血容量减少肾后性急性肾衰的常见原因是()
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1998年)
个人采购、企业采购和公共采购在制约因素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评价方式是()。
为了解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本研究设计了“如果你有过参与政策制定的想法或行为,其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该问题为多项选择,备选答案有六项,依次为:“基于从众行为”、“出于个人兴趣”、“由于个人利益”、“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基于公民权利”、“出于公民责任心”
量杯:容积
Ken:Gee,Martin,I’dloveacupofcoffee.Martin:__________,IsinstantOK?
有如下程序:#include<iostream>usingnamespacestd;classBase{public:Base(){cout<<"BB";f();}Voidf(){cout<<"Bf";}};clas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是_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