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不考虑情节)?(2014年卷二61题)
甲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不考虑情节)?(2014年卷二61题)
admin
2019-11-02
66
问题
甲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不考虑情节)?(2014年卷二61题)
选项
A、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财物。为防止公安人员提取指纹,甲在丙报案前擦掉了两人留在现场的指纹
B、甲、乙是好友。乙的重大贪污罪行被丙发现。甲是丙的上司,为防止丙作证,将丙派往境外工作
C、甲得知乙放火致人死亡后未清理现场痕迹,便劝说乙回到现场毁灭证据
D、甲经过犯罪嫌疑人乙的同意,毁灭了对乙有利的无罪证据
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帮助毁灭证据罪。
AC项,共犯人为共同的犯罪证据进行毁灭的,属于缺乏期待可能性的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帮助毁灭证据罪的范围包括毁灭行为、教唆他人毁灭证据的行为、为他人毁灭证据提供便利的行为,所以教唆他人毁灭证据的,属于此罪的范围。所以A项因为共同犯罪而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C项则是明显的帮助毁灭证据罪。故A项不当选,C项当选。
B项,甲为防止丙作证而将丙派往境外工作的行为确实会给调查取证带来不便,但是,这一行为本身并未改变丙知晓乙犯有重大贪污罪行的事实,而且目前国际交通便利,即使将丙派往境外工作,丙也可以再回国作证。甲的行为不属于“毁灭”证据的行为,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故B项不当选。
D项,将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毁掉,似乎是得到了被害人承诺,但是帮助毁灭证据罪本身侵犯的法益并不是被害人的人身或者财产利益,而是公正审理案件的司法秩序利益。所以,不论是有利于当事人的、还是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毁灭其的行为都是帮助毁灭证据罪。还可以解释为,对此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即对彼方当事人不利,对其进行毁灭的,是成立对彼方当事人的“帮助毁灭证据罪”。故D项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G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法治和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下列有关“法制”和“法治”表述,哪一项是适当的?()
当前我国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下列选项中,哪些为当代世界主要法系?()
西方法学界在法律责任领域影响较大的三种理论是()
甲花500元在乙商场购得茅台酒一瓶,饮后产生种种不适症状,住院治疗共花费1000元,经检验某甲所购茅台酒为假酒。下列救济措施合法的是:()
甲厂生产的制冷设备具有市场上普通制冷设备不具有的优良性能,主要是因为甲厂的制冷设备使用了一项技术,为了不让其他厂商发现,甲厂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但甲厂的制冷设备上市不久。乙厂也很快制出了含有该项技术的制冷设备。甲厂认为乙厂构成不正当竞争,向法院起诉要求赔
乙的孙子丙因涉嫌抢劫被刑拘。乙托甲设法使丙脱罪,并承诺事成后付其10万元。甲与公安局副局长丁早年认识,但多年未见面。甲托丁对丙作无罪处理,丁不同意,甲便以揭发隐私要挟,丁被迫按甲的要求处理案件。后甲收到乙10万元现金。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
贾某在路边将马某打倒在地,劫取其财物。离开时贾某为报复马某之前的反抗,往其胸口轻踢了一脚,不料造成马某心脏骤停死亡。设定贾某对马某的死亡具有过失,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16题,单选)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16题,单选)
随机试题
集中型配送网络是指在配送系统中只设一个配送中心,所有用户需要的物品均由这个配送中心完成配送任务。()
A.支托长约为基牙面近远中径的1/3B.支托宽约为基牙面颊舌径的1/4C.支托长约为基牙面近远中径的1/4D.支托长约为基牙面颊舌径的1/2E.支托长约为基牙面颊舌径的1/3前磨牙支托的长度
男,37岁,有癫痫病史,检查见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2,袋深4~6mm,前牙有移位最可能与该患者牙龈增生有关的是
以下所列“新生儿期禁用的抗生素”中,不正确的是()
热症疾病的病因为
申请人申请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资格的,应将申请材料提交给()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由于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地陪在接团前应根据所接旅游团的特点和计划的参观游览项目做好有关()和语言上的准备。
()是一种承认和开发员工能力的重要方法,体现在员工职位的提升上。
已知f(x)连续,且满足∫01f(ux)du=,求f(x).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