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7~28题。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7~28题。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admin
2016-01-27
49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7~28题。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为本文教学制定教学目标并指明教学重难点。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解读文本内容,请给本节课拟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教学导人语,以引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选项
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并正确读写文本中的重要字词。②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反复阅读,分析榆树的特点,分析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②在阅读中圈点勾画,分析文章的行文,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本主题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质朴、坚强、不畏艰辛、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①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②分析榆树的特点,分析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文本主题。 教学难点:①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榆树的象征意蕴及作者的行文思路。 ②分析老人的精神品质及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 (2)导入语示例一: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吃过榆钱饭?关于榆钱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教师讲述“榆树钱”的故事)。榆树是我国北方其常见的一种树,它的叶子和树皮均可人药,它的花被我们称为榆钱,可以说榆树全身都是宝贝。(播放榆树的PPT图片)榆树是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的树,它可以生长在悬崖边,它可以茁壮生长于峭壁里,它虽然长相难看如一位满目疮痍的老者,但其却具有让人为之叹服的不屈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作家王崇亚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曾深深地向一棵榆树,向一位如榆树一样的老人鞠躬。大家想具体了解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吗?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向一棵树鞠躬》。 导入语示例二: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向人鞠过躬?或许你曾叹服于一位古人的成就而向古人鞠过躬;或许你曾敬佩于一位国家领导人而向他鞠过躬;或许你曾感恩于你的老师、父母而向他们鞠过躬。但是,你有没有向一棵树鞠过躬?相信大家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我们的作家王崇亚就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深深地向一棵榆树鞠过躬。鞠躬表达一种敬意、一种感谢。作家为什么会敬重一棵树,感谢一棵树呢?不要着急,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从王崇亚的笔下寻求到答案。(板书:王崇亚向一棵树鞠躬,同时出示PPT向学生展示榆树的图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Nt2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学生的学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______,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仔细观察下图,请据此以“TheHopeProject(希望工程)”为题写一篇文章。(1)时态:一般现在时。(2)谋篇布局:讲述一个现象,以事理为线索组织短文。(3)主题:注意写出论据,说明“希望工程”的重要性。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柳永《雨霖铃》)
①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图
①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图
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随机试题
OnedayMrs.Greentookseveralpairsofshoestoashoemakertoberepaired.Afterafewdaysshepickedthemupandputthema
化脓性关节炎后期关节已有破坏与增生。强直已不可避免时,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
抗人球蛋白直接反应阳性,应考虑为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______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______。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瓦楞纸板有各种瓦楞形状.其中什么形状能适应大多数瓦楞包装的要求,并使用较为普遍()
某企业2015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为1480万元,流动负债为580万元,长期负债为54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200万元。该企业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2次,按照平均数计算的权益乘数为2.4,净利
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适量食用巧克力对心脏有益。”研究人员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那些经常食用适量巧克力的人,其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较基本不食用的人低。因此,研究人员发现了食用巧克力与心脏病之间的联系。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Alltypesofstressstudy,whetherunderlaboratoryorreal-lifesituations,studymechanismsforincreasingthearousallevelo
Walking—likeswimming,bicyclingandrunning—isanaerobicexercise,【C1】______buildsthecapacityforenergyoutputandphysic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