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材料: 下面是张老师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都去过建筑不太密集、绿地比较多的郊区吧?在炎热的夏天,从市中心到郊区,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郊区比市中心感觉要凉爽。 师:是的,郊区的
材料: 下面是张老师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都去过建筑不太密集、绿地比较多的郊区吧?在炎热的夏天,从市中心到郊区,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郊区比市中心感觉要凉爽。 师:是的,郊区的
admin
2022-12-02
70
问题
材料:
下面是张老师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都去过建筑不太密集、绿地比较多的郊区吧?在炎热的夏天,从市中心到郊区,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郊区比市中心感觉要凉爽。
师:是的,郊区的温度平均要比市中心低3℃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导出城市热岛效应)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师:从图上可以知道气温曲线总体特点是在市中心出现最高点,在郊区居民区出现次高点。还有在离市中心距离差不多的商业区和公园中,商业区的温度明显高于公园。
【承转】根据这些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一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吗?
生:(略)
师: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等温线图上,城区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承转】为什么城市中的温度会高于郊区呢?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根据资料并联系实际,分析市区和郊区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有哪些?
教师引导:市区和郊区的地面覆盖物、大气环境、水文等有什么不同?城市的工业生产、机动车辆、人群活动等对城市热岛效应有什么影响?
…… ……
问题:
城市热岛效应与哪些地理教学内容相关?请列举至少两个相关内容并说明联系。
选项
答案
①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和城市化分不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之一就是对城市气温的影响,即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 ②热力环流。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市区和郊区间冷热不均,导致市区和郊区间形成热力环流,形成城市风,即在城市上空,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并在郊区下沉;在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市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vj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福建土楼中,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的是()。
天津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厦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上海近代建筑中巴洛克建筑的实例是()。
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608.7千米,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千米,中俄边境线232.7千米。()
旅游团游客在景区乘船游览时,讲解员的导游讲解应与行船的节奏保持一致。()
接待聋哑游客时应安排他们在车上前排就座,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导游讲解时的口形来了解讲解的内容。()
下列关于导游人员为防止游客走失的说法中,不属于在游客自由活动时应提醒的内容是()。
出版物发行一般要经历的步骤包括()等。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随机试题
五苓散治证的表现无
肛提肌位于骨盆底的:
除非经过批准,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的最长期限为()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由()负责。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从甲点能够看到乙、丙、丁、戊四点中的()。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数量的增加和政府补助水平的提高,各地要在分析、总结合作医疗制度和基金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测算,科学制定和调整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方案。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要掌握()的原则。
有33个偶数的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是5.8,保留两位小数时,则该平均数最小的是()。
设u=u(x,y)由方程组u=f(x,y,z,t),g(y,z,t)=0,h(z,t)=0确定,其中f,g,h连续可偏导且.
TheimprobablechainofeventsthatleadsAlexanderFleming1.______todiscoverpenicillinin1928isthestuffwhichscient
Whensome19thNewYorkerssaid"Harlem",theymeantalmostallofManhattanabove86thStreet.Towardtheendofthecentury,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