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05年单选41)根据代理权产生依据的不同,可将代理分为( )。
(2005年单选41)根据代理权产生依据的不同,可将代理分为( )。
admin
2019-03-20
37
问题
(2005年单选41)根据代理权产生依据的不同,可将代理分为( )。
选项
A、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与委托代理
B、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
C、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
D、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
答案
A
解析
根据代理权产生的根据不同或者根据代理权的来源不同,可以将代理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这是代理最具有意义的一种分类。可见,选A项。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都属于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因而不能成为代理的分类,不选B项。根据代理产生的法律效果的不同,可以将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不选C项。根据代理人在代理活动中是否明示被代理人的名义,可以将代理分为显名代理和隐名代理,不选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pt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郭某将孙某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高某见孙某昏迷,趁机将孙某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郭某和高某的行为属于()。
原告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汇通支行(以下简称汇通支行)因与被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富利达公共设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利达公司)发生用益物权抵押合同纠纷,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诉称被告向我行借款人民币610万元和美元100万元,以其对富利达地下商贸城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请分析何为“未得逞”?
1997年8月5日上午,某客运公司的长途客车上的检票员发现甲、乙、丙3人没有买票,于是让其补票。三人蛮不讲理,司机说:“你们没有买票,我们就可以把你们赶下车,干吗那么多废话。”三人听后,感到害怕,其中甲、乙马上就补了票,但丙由于身上没带钱,央求汽车把他带到
甲、乙双方于4月2日约定:甲向乙以8万元的价格购买房屋3间,分两次将房款付清,付清价款后房屋即归甲所有,乙迁出该房屋;乙若想继续利用此房经商,则应该于甲最后一次付清房款之前与甲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金为每月2000元。合同签订后,甲即付清了全部房款,双方于5
甲和乙之间有借贷关系,后二人结婚。此时,甲、乙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因下列哪一情形消灭()。
李勇系在校学生,16周岁时曾作为姚刚(成年人且精神正常)的委托代理人与某商场签订过一份买卖照相机的合同。李勇17岁零11个月时曾与陈瑞签订过一份买卖合同,内容是李勇用1万元购买陈瑞所卖的一套音响,李勇的父母对此未作任何表示。问题:李勇与商场签订的买卖
甲是乙运输公司的雇员,乙派甲承担一批货物的长途运输任务。由于途经甲的老家,甲便想顺路回家看看。在回家途中,因车速过快与丙驾驶的轿车相撞,造成丙车毁人伤。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孙某经营一家制鞋厂,厂里有几百名员工,孙某生活作风奢靡,爱攀比。孙某一朋友买了一辆高级跑车,价值300万元。孙某遂决定买一辆价值更高的跑车将其朋友比下去。孙某的现金刚刚投资了房地产,一两年时间内没有足够现金。孙某遂决定以欠发工资的方式积累购车款,工人在被拖
(2014年真题)甲路过某饭馆时见万某酩酊大醉,便冒充万某的朋友上前将其扶走,到一偏僻的地方后,将万某随身携带的价值5000元的财物全部取走。甲的行为构成
随机试题
A.化生血液B.促进生长发育C.推动气血的运行D.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E.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营气的生理功能是
某房地产估价师运用市场法和假设开发法对一宗4270m2的商业用地于2007年10月21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进行评估,该宗地的剩余使用期限为39年,两种估价方法测算出的结果分别为2000元/m2和2300元/m2。假设2006年10月和2007年10月该区域的
下列影响能力的因素中,()是智力结构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转换器。
既属于监理工程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又属于监理工程师义务的是( )。
振动水冲法是利用振冲器的振动和水冲作用加固地基的一种方法,可分为()。
下列关于证券公司设立以及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风民俗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公文标题《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不动产登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的形式是()。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题。自20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