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使用与满足”理论(清华大学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8年研)
“使用与满足”理论(清华大学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8年研)
admin
2022-03-15
75
问题
“使用与满足”理论(清华大学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8年研)
选项
答案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传播学家E.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该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媒介在操纵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而人使用媒介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已。“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但该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g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结构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教学。()
四大发明的传播。
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的_______。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和中间人物是()。(武汉大学2010)
论述新闻选择的重大意义。(复旦大学,2009年)
论述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的辩证关系。(复旦大学,2009年)
现场报道
随机试题
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诗人是()
用于鉴别COPD和支气管哮喘的试验是
A.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B.肺炎球菌肺炎C.原发型肺结核D.中叶综合征E.肺栓塞可发生Ⅱ型呼吸衰竭
下列外加剂()不是早强剂。
砌体施工在墙上留临时施工洞口时,下述做法正确的是()。
发现凭证有误,可随时删除或修改。()
发行人应依据经注册会计师核验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以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为基础披露()
从某一优点或者缺陷出发去评价应聘者的其他方面,这属于()。
论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Aneweconomicspaperhassomeold-fashionedadviceforpeoplenavigatingthestressesoflife:Findaspousewhoisalsoyour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