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材料1 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8个有关西藏的白皮书,全文约2.1万字,分为前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结束语等5个部分。回顾西藏实
材料1 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8个有关西藏的白皮书,全文约2.1万字,分为前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结束语等5个部分。回顾西藏实
admin
2013-12-29
53
问题
材料1
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8个有关西藏的白皮书,全文约2.1万字,分为前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结束语等5个部分。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
白皮书说,50年沧桑巨变,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当前,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白皮书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9年之前的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西藏社会日益走向没落和衰败。在帝国主义势力策动支持下,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面对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改革要求,根本反对改革,顽固坚持“长期不改,永远不改”,企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于1959年3月10日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悍然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
材料2
乌鲁木齐7月6日电: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止到23时30分,已有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据了解,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指出,事实表明,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集警力处置。
——摘自新华网
材料3
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称,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白皮书指出,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有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伴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白皮书说,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形成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但是从旧中国延续下来的“东突”势力依旧存在。“东突”势力严重侵害新疆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严重干扰破坏新疆的经济发展,还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白皮书表示,“东突”势力对新疆各族人民实施的暴力恐怖活动,是对中国宪法和法律的公开挑战,是严重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暴力犯罪行为。
结合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2、3分析“东突”势力的破坏性。
(2)根据材料,从历史和现实分析如何看待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科学性。
选项
答案
(1)第一,“东突”势力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第二,“东突”势力对新疆的发展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东突”势力严重侵害新疆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东突”势力严重干扰破坏新疆的经济发展;“东突”势力对新疆各族人民实施的暴力恐怖活动,是对中国宪法和法律的公开挑战,是严重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暴力犯罪行为。第三,“东突”势力还对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2)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我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第一,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都把国家统一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统一理念深入人心。第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这样的民族关系格局,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第三,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同时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这样的民族分布和发展状况,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现实条件。 (3)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制度因素与法律因素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GOa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组关于文明发展的材料:材料1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是文明冲突的世纪,文明的冲突将代替经济、政治的冲突,成为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会发生冲突,如果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联合起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将会有灭
某沿海开放城市近20年来经济发展成绩卓著。但近几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走私造假、偷税骗税严重,导致该地区经济秩序混乱,地方信誉急剧下降,近千家企业外迁。对此,当地政府提出“重建信誉、重塑形象”,着手改进政府工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始重新赢得社会信任。(1)试
2007年×月×日,××大学的学生小王和小李上完政治理论课在教室外相遇。小王:今天,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在经济体制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趋附同倾向,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小李:尽管多种
16世纪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连续20年观测天体,并详细记录了行星在公转过程中位置的变化。开普勒仔细研究了第谷的观测资料,经过多年的刻苦计算,否定了19种假说,于1609年、1619年先后提出了大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后来,牛顿又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抽象的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应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1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下列是关子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材料:材料1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
随机试题
心脏瓣膜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下列哪种正常组织在X线下不显影
人口统计指标不包括
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不包括()
A.皮肤蒸热B.身热夜甚C.身热不扬D.夜热早凉E.往来寒热
女性,35岁,诊断为风心病,重度二尖瓣狭窄,突发心悸,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BP90/70mmHg,端坐呼吸,双肺满布湿哕音,心率155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规整,给予西地兰0.4mg静注,其目的是
“血之余”是指
下列破碎机中何种较适合破碎腐蚀性废物?()。
某固定资产原价为15万元,预计净残值为6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若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则第5年的折旧额为()元。
Walking,ifyoudoitvigorouslyenough,istheoverallbestexerciseforregularphysicalactivity.Itrequiresnoequipment,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