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公民甲于1995年12月初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依法审查之后,1997年7月8日授予甲该项发明专利权。在国家专利局发布公告期的6个月内,乙对此项发明专利提出异议,认为该项专利权应为乙所有,因而向国家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但该请
公民甲于1995年12月初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依法审查之后,1997年7月8日授予甲该项发明专利权。在国家专利局发布公告期的6个月内,乙对此项发明专利提出异议,认为该项专利权应为乙所有,因而向国家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但该请
admin
2014-01-15
60
问题
公民甲于1995年12月初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依法审查之后,1997年7月8日授予甲该项发明专利权。在国家专利局发布公告期的6个月内,乙对此项发明专利提出异议,认为该项专利权应为乙所有,因而向国家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但该请求被依法驳回。下列对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在本案中,专利局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为终局裁定,乙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专利局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是终局性裁定,乙不服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因为专利权纠纷是非常专业化的问题,所以乙既然选择了向专利复委员会申请复议这条救济途径,就丧失了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济的权利
D、乙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
2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LR3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起共同盗窃的案件中,被告人甲为中国公民,被告人乙为外国人。按照有关的规定,本案的第一审审判应如何确定管辖的人民法院?()
甲、乙两人因共同到丙家实施盗窃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于2006年11月2日判决宣告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判处乙有期徒刑2年,甲不服提起上诉,同时,人民检察院对甲提出抗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对刑法关于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规定,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关于行政诉讼质证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高某和韩某因共同抢劫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该案件经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发现,高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于韩某的判决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属于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
在一次关于限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课堂讨论中,甲说:假如被剥夺政治权利,就不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职务的权利;乙说: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丙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
付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付某自2006年8月12日被羁押,判决自2007年1月12日生效执行,如果付某未获减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某建筑公司雇工修建某镇农贸市场,但长期拖欠工资。县劳动局作出《处理决定书》,要求该公司支付工资,并加付应付工资50%的赔偿金。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既未履行处理决定,也未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一个德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未设立住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此股息:
随机试题
算式(30.582-7.43)+(1.6-0.54)+2.4963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是()。
雀啄脉的脉象表现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凝胶不仅有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两性电解质是制备该电泳凝胶不同pH重要物质,用聚丙烯酰胺制备等电聚焦凝胶,主要用于
向公众宣传医药保健及法律知识是与医师合作收集并依法及时报告新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根据规定,实行回避制度的单位,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
保税区企业出区外发加工的,须山区外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在加工企业所在地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备案手续,申领纸质登记手册,或者建立电子账册、电子化手册,需要建立银行保证金台账的______,加工期限最长______。
Successisoftenmeasuredbytheabilitytoovercomeadversity.But,itisoftenthebeliefofothersthatgivesusthecourage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与个体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形成、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年龄段是()。
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哪一位?
张某1岁时被王某收养并一直共同生活。张某成年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2015年,王某和张某的生父母相继去世。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