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高层建筑物建在饱和软土地基上,拟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为减少挤土对周边已建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宜采取的措施有( )。
某高层建筑物建在饱和软土地基上,拟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为减少挤土对周边已建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宜采取的措施有( )。
admin
2016-07-06
52
问题
某高层建筑物建在饱和软土地基上,拟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为减少挤土对周边已建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宜采取的措施有( )。
选项
A、减小桩间距
B、沉桩方式由打入式改为静力压入
C、合理安排沉桩顺序,并控制沉桩速率
D、设置塑料排水板
答案
B,C
解析
增大桩间距,采用静压法沉桩,合理安排沉桩顺序均可减小挤土对周边已建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而设置排水板则不会有明显效果,因为饱和软土排水固结的时间较长,远大于桩基施工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L8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铁路路堤边坡高度H为22m,填料为细粒土,道床边坡坡率m=1.75,沉降比C取0.015,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路堤每侧应加宽( )。
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2.5m×2.0m,基础重G=242.5kN,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荷载值为F=980kN,弯矩M=160kN.m,基础及地基剖面如图所示,则基底附加压力p0max,p0min分别为( )kPa。
某软黏土地基天然含水量w=50%,液限wL=45%,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夯点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2.5m,成墩直径为1.2m,根据检测结果,单墩承载力特征值为Pk=800kN,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处理后该地基
某场地同一层软黏土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出的抗剪强度,按其大小排序列出4个选项,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简要说明理由。设:①原位十字板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②薄壁取土器取样做三轴不排水剪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③厚壁取土器取样做三轴不排水剪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
某铁路涵洞基础位于深厚淤泥质黏土地基上,基础埋置深度10m,地基土不排水抗剪强度Cu为35kPa,地基土天然重度18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下0.5m处,按照《铁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安全系数m’取2.5,涵洞基础地基容许承载力|σ|的最小值
环境噪声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报送环境噪声( )。
某矿区的采空区巷道宽度B为5m,巷道顶板厚度为68m,巷道顶板平均重度为2.60kN/m3,巷道单位长度侧壁摩阻力f=360kPa,在其拟建建筑物所产生的基底压力P0=180kPa。巷道顶板恰好保持自然平衡状态的临界深度H0=()m。
某大型油罐群位于滨海均质正常固结软土地基上,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法加固,预压荷载140kPa,处理前测得土层的十字板剪切强度为18kPa,由三轴固结不排水剪测得土的内摩擦角φcu=16°。堆载预压至90d时,某点土层固结度为68%,计算此时该点土体由固结作用
天然地基各土层厚度及参数如下表:采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d=0.6m,桩长l=15m,水泥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fcu=2000k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33,桩端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5,搅拌桩单桩承载力可取()。
承台计算时,冲跨比A的范围是()。
随机试题
异步传输是USB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的一种。()
“生成信息的成本不应高于信息的价值”是指管理信息的()
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指标是
A、钙通道阻滞剂B、利尿剂C、α受体阻滞剂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E、β受体阻滞剂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首选
季大与季小兄弟二人,成年后各自立户,季大一直未婚。季大从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耕地若干。关于季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14年司考.卷三.多56)
李某在去世前立下遗嘱,表示将遗产50万元留给妹妹小李,但此款项必须全部捐赠给希望小学。不久,李某去世。小李取得了李某的遗产,但一直没有履行捐赠义务且无正当理由。李某有一子一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转让工程监理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的罚款。
借款费用是纳税人为了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承担的与借入资金相关的利息费用。其包括的范围有()。
某公司每年新增的专利数量呈等比数列,其中第一年获得的专利数量是后两年新增专利数量的六分之一。该公司4个部门每年均有新增专利,且每个部门获得的专利数不相同,则4年间该公司至少新增多少专利?
(2010年真题)甲和乙于2007年2月1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将自有房屋一套卖给乙,价款120万元。合同订立后,乙依约交付全部房款,并搬入该房屋居住。由于房价不断上涨,甲迟迟不与乙去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2007年10月10日,甲又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