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中使用了“知道”“概述”“分析”等行为动词,为了帮助学生达到“知道”层次,教师可选用哪些具体的方法(不少于四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中使用了“知道”“概述”“分析”等行为动词,为了帮助学生达到“知道”层次,教师可选用哪些具体的方法(不少于四种)?
admin
2015-07-28
99
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中使用了“知道”“概述”“分析”等行为动词,为了帮助学生达到“知道”层次,教师可选用哪些具体的方法(不少于四种)?
选项
答案
(1)知道林则徐;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冬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3)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4)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L6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确定教学目标依据的是()。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在《金属材料》教学中,教师引导:金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金属材料是最古老的材料,从青铜器开始到现代的合金,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探究活动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二高中化学《化学1》教材“硫和氮的氧化物”呈现的内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
案例: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汽车大赛的视频,尤其要注意汽车在转弯时的情景。教师开始播放视频。教师:这段视频精彩吗?谁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学生:精彩,汽车都飞起来了。教师:这个汽车比赛的名字叫作F1。Fl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求将其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读图,回答以下题。产业转移对该示范区的影响可能是()。
下图为我国劳动力总量、总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发展历程与趋势预测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历级而上约三丈,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中开。上穹下平,中多列笋悬柱,爽朗通漏。”据此判断该景观的地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随机试题
《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
A.Na+通道开放,产生净Na+内向电流B.Na+通道开放,产生净Na+外向电流C.Na+通道开放,不产生净Na+电流D.K+通道开放,不产生净K+电流E.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膜电位为零时
计划编制时,()按分类规定属于施工单位记录文件。
塑性图是以液限含水量为横坐标,塑性指数为纵坐标,对细粒土进行工程分类的图。
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的()。
TheAirWaybillisacontractfortransportationbetween()
1894年的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丧失了渤海、黄海制海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有以下程序main(){intx=1,y=0,a=0,b=0;switch(x){case1:switch(y){case0:a++;break;case1:b++
Spending50minuteswithacellphoneclosetoyourearisenoughtochangebraincellactivityinthepartofthebrainclosest
Sinceancienttimes,thedestructiveeffectsofearthquakesonhumanlivesandpropertyhaveencouragedthesearchforreliabl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