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两支蜡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两支蜡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admin
2016-03-16
69
问题
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两支蜡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2)学生就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3)实验探究。
(4)根据实验现象继续讨论,得出结论。
(5)后续思考。
问题: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分别介绍一下,你将如何调控、处理(1)(2)(3)(4)中描述的场面。
选项
答案
步骤(1):教师倾听并分析学生可能会作出的答案,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持有相同答案的学生分为一组,共分若干组,让同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讨论自己答案的依据。 步骤(2):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相互讨论(时间在3分钟左右),为自己的答案寻找具有说服力的依据,教师巡回认真听取学生讨论。讨论结束后,让各小组推选一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答案的依据。之后教师引导:各组同学说的都好像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怎样来判断究竟哪一种结果正确呢?教师组织各组学生用实验来探究正确的结论。 步骤(3):学生以(2)的问题作为探究实验的基础,设计出实验装置,并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则巡回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观察。实验结束让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探究的结果。各小组得出相同的结论:高蜡烛先灭!教师引导: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组织学生进入步骤(4)。 步骤(4):教师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教师提示:关键问题在于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并引导学生查阅密度表,解读表上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由此统一认识。 教师进一步解释:通过讨论,同学们了解了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要高许多,因此其密度和常温下相比小了许多,总是浮在上部,所以高的蜡烛先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K9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分析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要求:分析该歌曲的旋律特点。
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决定着音乐教育的()。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画出结构图示,并标出各部分的小节数。
下列关于完满终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歌曲常用曲式结构的是()。
老师在给学生留课后作业时应注意()①题目要多②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③作业类型要多样化④内容要全面
“老师请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用‘嘴’发出声音的方式(尖叫、弹舌、口哨等),做音乐,并分组表演”,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下列选项中对此旋律的和弦标记顺序正确的是()。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巾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文验步骤如下: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
随机试题
Thedoctorconsidersgoingtobedearlytobemoresensible________.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有关福辛普利描述正确的是()。
某承包商承包某商场室内装修工程专业分包工程项目,于3月15日与总承包单位签订了专业分包合同。部分合同内容如下:(1)施工时间从当年4月1日开始施工,工期为3个月。(2)工程合同价800万元,工程价款采用调值公式动态结算。(3)该工程的不调值部分价款占
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其开挖方法一般为()。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做出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最多不超过60日。()
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囚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告诉我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其出自()。
一项任务,甲、乙、丙三人合作比甲单独完成少18天,比乙单独完成少3天,且是丙单独完成所需时间的一半,则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天完成.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