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现在一些谈中国科技落后的文章,经常以晚清保守派把西方科技斥为“奇技淫巧”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__________科学技术。这只是一种__________的说法。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中国早期学者对于此前影响生产力变化和社会变迁的重大发明创造都
现在一些谈中国科技落后的文章,经常以晚清保守派把西方科技斥为“奇技淫巧”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__________科学技术。这只是一种__________的说法。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中国早期学者对于此前影响生产力变化和社会变迁的重大发明创造都
admin
2019-02-09
48
问题
现在一些谈中国科技落后的文章,经常以晚清保守派把西方科技斥为“奇技淫巧”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__________科学技术。这只是一种__________的说法。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中国早期学者对于此前影响生产力变化和社会变迁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相当看重的,并对它们给予了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记述和肯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
A、排斥 以点带面
B、抵制 断章取义
C、鄙夷 信口开河
D、轻视 以偏概全
答案
B
解析
由“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排斥”意思相近,由此可排除C、D。第二空中,“以点带面”意为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不能用来修饰“说法”,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K5s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规范性”是指()。
某区政府积极适应社会治理工作新常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社会治理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QQ等网络移动终端及时为居民服务。这一做法()。①实现了科学民主决策②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③贯彻了为民服务理念④旨在树立政府的威信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诸子百家中()的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②镇压反革命,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势力③进行抗美援朝运动,保卫国家安全④解放全国领土,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
“昨天说的好好的,今天怎么变卦了。”“这个说法太八卦。”这两句话中所用到的“变卦”“八卦”等词语均与我国古代的一部作品相关,这部作品是()。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截至2009年年底,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4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359.1亿元。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63.0亿元,比上年增长58。7%,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55.1亿元。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世界稻谷总产量68501.3万吨,比2000年增长14.3%;小麦总产量68994.6万吨,比2000年增长17.8%;玉米总产量82271.0万吨,比2000年增长39.1%;大豆总产量23095.3万吨,比200
网络由于飞速发展而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_______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也可能_______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等。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很多人认为动力是一块馅饼,会从天而降,幸运地砸在自己头上,他们意识到自己缺少动力,却还在_______,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机试题
简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不慎发生了根管治疗器械误吸或误吞时,处理措施如下,错误的是
A.透脓散B.仙方活命饮C.黄连解毒汤D.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E.萆薢渗湿汤治疗肛痈阴虚毒恋证,应首选()
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一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工程项目的月度施工计划和旬施工作业计划属于()施工进度计划。
在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的是()
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设A,B为同阶方阵。举一个二阶方阵的例子说明第一问的逆命题不成立。
A、今年水位29.93米B、今年水位比往年高C、三个泉眼汇成一个D、水流直径很大D文中用了“喷涌激烈,水流激荡,水声隆隆”先形容趵突泉的“活跃”与“水量大”,最后谈到“泉眼水流直径”时,先给了一个数据“超过1米”,又给出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形容词“水涌
流逝,表现了南国人对时间最早的感觉。“子在江上曰:逝者如斯夫。”他们发现无论是潺潺小溪,还是浩荡大河,都一去不复返,流逝之际青年变成了老翁而绿草转眼就枯黄,很自然有错阴的紧迫感。流逝也许是缓慢的,但无论如何缓慢,对流逝的恐惧使人们必须用“流逝”这个词来时时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