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admin
2019-04-17
57
问题
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选项
答案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 (1)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政治上的大一统并未带来经济上的均衡发展。秦汉时期,北方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则十分落后。 (2)西晋末年,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尤其是长江下游的三吴地区。但是整个六朝时期,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仅属局部开发成功,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但经济基础较好,很快就从几次衰退中恢复,总体上高于南方的经济水平和实力。 总之,在隋唐以前的南北分裂时期,长江下游地区还处在开发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之间的联系。隋唐前期,北方地区农业开发的余地已然不大,而南方地区自东晋以来就处于开发的积累过程中,而且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的趋势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呈现。 (4)安史之乱是影响南北经济地位消长的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南方成为朝廷的财赋的主要来源,北方著籍户口剧减,中原人口南迁。 (5)唐末大动乱对南北经济都造成严重的破坏。但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朝廷更迭不休,战乱频繁,而南方经济恢复较快,这一时期在整个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6)到宋朝,江南水田农业最终超越了华北的旱地农业,江南在中国农业中的基本地位确立,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7)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再遭战火,大批人口南渡,南北经济的差距拉大。到了两宋之交,南方的经济重心最终确立。 可见,经济重心南移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取决于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
解析
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历年命题的重点。回答本题时,考生的时间概念一定要清晰,从江南的初步开发直到重心南移的完成都要点到,这本身显示着考生的一种历史素养。考生还要注意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也同步南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tP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圆桌会议协定》】
【国粹派】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山西大学2016年中国历史真题
【院系调整】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
【《洛桑条约》】(TreatyofLausanne)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真题
试论雅尔塔体制与冷战起源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通史真题)
简析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2009年统考真题)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焦点有哪些?简述其代表人物及思想。(兰州大学2013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1925年10月签订《洛迦诺公约》后,法国外长白里安认为:“我国的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保障了。”对此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王与马共天下”的准确理解是()。
施里芬计划
随机试题
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6周胎儿脊柱超声检查如图(彩图23),根据声像图,初步诊断应该为
路基石方深孔爆破凿孔时,通常选用的钻机有( )。
某大型设备原值为40万元,折旧年限规定为8年,预计净残值率为3%,则用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该设备年折旧为( )元。
高老病逝,生有二子高大、高二,领养一子高三,高老的妻子尚在。他留有保险金额24万元的人寿保险一份,其在填写投保单几寸,在受益人一栏填写的是“法定”。同时,高老的哥哥由于从小患有精神病,一直跟随高老生活,现在健在。根据上而资料,问答下列问题:下
中国的丛书始于()。
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对新的知识观的要求,下列符合这种新知识观的是()
IEEE802.5令牌环(Token Ring)网是一种通过令牌运行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时延是由(228)决定。要保证环网的正常运行,环的时延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度,即(229)。但是采用增加电缆长度的方法可以人为地增加时延。设有某一个令牌环网长度为400米
Whatisthebesttimetovisitthepark?______isthebesttim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