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区段组织流水施工,项目部拟定的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天)如下图所示。 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
背景资料: 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区段组织流水施工,项目部拟定的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天)如下图所示。 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
admin
2017-01-05
67
问题
背景资料:
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区段组织流水施工,项目部拟定的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天)如下图所示。
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进度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I堤段”顺序组织施工,其他工作逻辑关系不变,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新计划已获监理单位批准并按其组织施工。
事件二:由于设计变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迟5天完成。
事件三:质检时发现I段砌石存在通缝、叠砌和浮塞现象,需返工处理,故推迟3天完成。
事件四:第225天末检查时, “Ⅱ段砌石护坡”(G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工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计完成60%工程量。
问题:
根据事件四,分别指出第225天末G、C、K工作已完成多少天工程量,及其对工期有何影响?(假定各工作匀速施工)
选项
答案
G工作已完成工程量的天数=110×0.4=44(天);C工作已完成工程量的天数=120×0.4=48(天); K工作已完成工程量的天数=120×0.6=72(天)。 (1)G工作:225天时应该完成50天,晚了6天,但未超过其10天的时差,因此不影响工期。 (2)C工作:225天时应该完成50天,晚了2天,由于是关键工作,会延误2天工期。 (3)K工作:140天时应该完成120天,晚了133天,由于其总时差为245天,因此不影响工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lU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粗骨料冲洗后,以下施工配合比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目前,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可分为()等。
石灰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下列关于其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矿山提升运输设备、装置及设施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爆破器材存储仓库的库房内()住宿。
1.背景某矿山地面选矿厂工程,工程造价约5000万元,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队伍。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应在开标前一天下午6点前将投标文件及100万元的投标保证金提交给招标办公室,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直接转入履约保证金,未招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开
某冶炼厂为扩大生产修建一座新厂房。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多雨天气,因屋面防水未及时做完,而导致回填土及灰土浸水而无法使用。竣工交付阶段监理工程师经检查发现有6根排架柱基础下沉,监理工程师立刻对该事故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认为,排架柱基础下沉主要是由施工过
关于水泥性能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某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我国西北某省,枯水期流量很少;坝型为土石坝,黏土心墙防渗;坝址处河道较窄,岸坡平缓。工程中的某分部工程包括坝基开挖、坝基防渗及坝体填筑,该分部工程验收结论为“本分部工程划分为80个单位工程,基中合格30个,优良50个,主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下列区域中,属于防洪区的有()。
随机试题
体温是指
A、GLPB、GMPC、GCPD、GAPE、GS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关于磷的叙述错误的是
关于生姜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设备工程合同管理的根本任务是( )。
通常情况下,特殊培训的成本是由()来承担的。
甘肃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有()族金属等10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劳克斯,拉克纳曾提出“人造树”的设想,“人造树”所用的材料是一种碱性树脂,当其接触到酸性的二氧化碳时会发生反应,它们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胜过真正的树木。也有科学家提议给海洋“施铁肥”,让浮游植物迅速繁殖,尽可能多地吸收二氧化碳。当
农民:农具:土地
有如下类定义:classTV{public:Tv(intS=41,stringbr=“TCL”):size(s),brand(br){}一Tv(){}private:intsize;stringbrand;};若执行语句TV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