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简述内容分析法作为实证方法的含义及其研究程序。(华南理工2016年研)
请简述内容分析法作为实证方法的含义及其研究程序。(华南理工2016年研)
admin
2019-07-04
69
问题
请简述内容分析法作为实证方法的含义及其研究程序。(华南理工2016年研)
选项
答案
(1)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作为一种实证方法,内容分析是与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调查程序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在1952年曾为内容分析下过一个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这些定义大多强调了内容分析的以下三个特点: 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③普遍性——内容分析应该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2)内容分析的课题和用途 ①内容分析的课题大致可以概括归纳如下: a.不同时期传播内容的纵向比较分析——用于揭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变迁。 b.同一时期传播内容的横向比较——用于揭示不同国家、社会、地区、民族、群体或个人信息传播的共性与个性。 c.特定时期的传播内容分析——从传播内容特色来推断时代精神或潮流以及社会成员的态度、关心程度和价值观。 d.不同媒体间的比较——考察不同媒体讯息内容的特点、结构及其作用方式。 e.分析传播内容与传播者的关系——通过内容来判断传播者的意图、主张、倾向或传播者的社会背景特点。 f.分析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考察内容的主题、观点和表达方法或技巧对说服效果的影响等。 g.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传者的关系——考察特定社会群体经常接触的媒体内容,分析他们的兴趣、关心和需求,以及讯息接触和解读的过程、结构和特点等。 h.考察传播内容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考察传播内容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及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联系等。 ②内容分析的主要研究目的包括:a.以考察传播效果为目的的内容分析;b.为了获得“文化指标”而进行的内容分析;c.用于媒介提示的“拟态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比较;d.欧洲批判学者从事的“文本分析”。 (3)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①选定分析对象。内容分析可以分为全数分析和抽样分析两种。在分析对象有限的场合,可以进行全数分析。在大众传播内容分析中,由于分析的对象素材数量庞大,一般采用抽样的方法。根据日本学者铃木裕久的见解,大众传播内容分析的样本抽选应考虑三个层面上的问题:a.“信源”层面上的抽样;b.“传播单位”层面上的抽样;c.“讯息”层面上的抽样。 ②内容的解析操作。即制定分类标准、确定分析单位,将讯息的各部分纳入不同类型的范畴的活动。在对语言文字素材进行内容分析时,分析单位通常有三种:a.单词或象征符;b.句子或段落;c.整条讯息。在决定分析单位以后,必须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把每个单位纳入不同的类型。在传播学研究中,根据“言及对象”(说的是什么)和“言及方式”(如何说的)进行分类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③量化表示的方法: a.出现的有无——仅仅判断某一事物或属性在内容中是否出现,出现的时候用1表示,未出现时用0表示。在这种场合,出现的频度并不重要,主要为了计算某种属性在一组讯息中“出现”和“未出现”的比例。 b.出现的频度——每当某种属性出现1次便加以累计的表示方法,一般用于两组讯息之间的比较。 c.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在大众传播内容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量化表示法。例如计算电视台在报道某个问题时用了多少节目时间,报社在报道某个问题时用了多少版面空间等。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显示媒介对特定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从某些侧面反映它们的立场和态度。 e.传播的强度——不仅考虑某种属性出现的次数或频度,而且把强烈程度也考虑在内的一种量化表示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W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离开使用某种语音的民族的社会习惯来分析语音是可能的。()
“小王学习特别勤奋,想毕业后报考研究生。”是目的复句。()
利用多种变换手法(可以增加个别虚词,但不能增加实词),尽可能多地(不少于8个)写出与下面句子有句法同义关系的句子。(清华大学考研试题)他看完了《红楼梦》。
_______________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词汇可用性是指一个词可以用来表达多少事情或行为等。
()是“日心说”的创始人。(南京师范大学2010)
福楼拜的代表作有()。(武汉大学2011)
郑和下西洋(南京大学2015)
教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划分出来的。
随机试题
下列不属于按CISC方向发展和改进指令系统的选项是()
试述谢朓诗歌的艺术成就。
A.戴眼,反折,瘛疚B.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C.口目动作,善惊忘言D.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太阴之脉终绝,可见
A.升华法B.碱提酸沉法C.溶剂萃取法D.煎煮法E.酸提碱沉法分离分配系数不同的成分可选用
采用灌砂筒测定压实度,在灌砂过程中,如果储砂筒内的砂尚在下流时即关闭开关,则压实度结果将比正常结果()。
消费者赵某从某汽车销售商手中购买了一辆小汽车,一个月后发现汽车的发动机有问题,于是向该销售商提出更换汽车,在这个案例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物性论》】(OntheNatureofThings)
商业银行利用资本金来应对()。
A=AudiA3B=HondaCivicC=Rover200D=ToyotaCamryHybridWhichcar...hasadriverseatthatcanbeadjustedtofitmo
Feedbackmatters.Whetherwearetryingtofindourwaytoanewfriend’shouse,aimingtoimproveourperformanceonthegolf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