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admin
2019-07-21
46
问题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选项
答案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却是出现了一成一败。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两国的具体国情和外部条件有密切联系。 (1)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的不同: 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为有利一些。 第二,中国封建结构与日本相比更为坚固。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度充分发展的国家,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比较坚固,并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又是一种弹性的封建社会,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相比之下,日本的封建制度发展不充分,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使它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阻力也比日本大得多。 第三,日本与中国相比,更容易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在中国,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学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准则,很难分化出与统治营垒相对抗的革新势力;在日本,商品经济的冲击、民族危机的意识和欧洲近代科学文化的影响,使日本在被迫开国后就形成了一支主张倒幕维新的革新势力,维护封建旧制度的幕府陷于极端孤立的地位。 (2)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外部条件的不同: 第一,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中国遭受到的殖民侵略的压力比日本大得多,使日本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同中国的巨大市场和丰富资源相比,日本的吸引力微不足道,因此,西方列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中国的侵略上,日本遭受的侵略压力比较小。 第二,中国早期的受侵略过程,唤醒了日本先进人士的民族意识,他们把中国当做落后挨打的借鉴,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改革救亡的迫切性。因此,日本的改革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三,中国人民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在相当程度上直接牵制了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侵略行动,从而在客观上支援了日本倒幕维新运动。 第四,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其他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迫使西方殖民者汲取了某些教训,从而使他们对日本的人民起义和反幕府势力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态度。因此,英法列强在日本的倒幕运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敢于公开地进行武装干涉,从而使日本的社会变革能够较为顺利地实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T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马略军事改革】(MarianReforms)内蒙古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
【塞尔维乌斯改革】南开大学2015年世界历史真题
【西楼会议】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当代史真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苏州大学2002年中国现代史真题;中山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A)真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近代现代史真题
【抢救运动】中山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A)真题
简述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简述梭伦改革的内容与意义。(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论述梁启超的政治参与活动及其特点。(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A真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言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的国家是()
随机试题
慢性淤血的结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诊工作对临床医师的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甲驾车将昏迷的乙送往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用。随后赶来的乙的家属报警称甲驾车撞倒乙。急救中,乙曾短暂清醒并告诉医生自己系被车辆撞倒。医生将此话告知警察,并称从甲送乙入院时的神态看,甲应该就是肇事者。关于本案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在民爆器材生产过程中,对于爆炸分区分为Ⅱ类(F1区)的场所,宜优先采用()。
星之城大酒店是某县唯一一家三星级酒店,位于县城商业中心区,系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县公安消防部门检查发现,该酒店全面进行扩建后未经过消防安全检查验收,且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县公安消防部门根据《消防法》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对星之城大酒店处以20万元罚款,并责令其在限
丹尼尔·笛福在英国新闻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设A为m×n矩阵,则齐次线性方程组Aχ=0仅有零解的充要条件是A的【】
网络系统设计过程中,逻辑网络设计阶段的任务是__________。(2010年下半年试题)
打印当前屏幕内容应使用的控制键是()
一位诗人写了不少的诗,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可是,他还有相当一部分诗没有发表,也无人欣赏。为此,诗人很苦恼。诗人有位朋友,是位智者。一天,诗人向智者说了自己的苦恼。智者笑了,指着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说:“你看,那是什么花?”诗人看了一眼说:“夜来香。”“对,这夜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