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潜入他人房间欲盗窃,忽见床上坐起一老妪,哀求其不要拿她的东西。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拿走一条银项链(价值4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甲潜入他人房间欲盗窃,忽见床上坐起一老妪,哀求其不要拿她的东西。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拿走一条银项链(价值4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dmin
2016-04-15
38
问题
甲潜入他人房间欲盗窃,忽见床上坐起一老妪,哀求其不要拿她的东西。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拿走一条银项链(价值4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选项
A、甲并未采取足以压制老妪反抗的方法取得财物,不构成抢劫罪
B、如认为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键在于是秘密取得财物还是公然取得财物,则甲的行为属于抢夺行为;如甲作案时携带了凶器,则对甲应以抢劫罪论处
C、如采取B选项的观点,因甲作案时未携带凶器,也未秘密窃取财物,又不符合抢夺罪“数额较大”的要件,无法以侵犯财产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D、如认为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可按盗窃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七章第二节中的抢劫罪、盗窃罪。抢劫罪是采用暴力、胁迫等方式压制被害人反抗,然后取得被害人的财产,甲并未采取足以压制老妪反抗的方法取得财物,不构成抢劫罪。A选项正确。法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键区别在于是秘密取得财物还是公然取得财物:秘密取得财物的是盗窃,公开取得财物的是抢夺。依据这一观点,甲当着被害人的面取得被害人的财产,属于抢夺;如甲作案时携带了凶器,则对甲应以抢劫罪论处(《刑法》第267条)。B选项正确。如果依据上述学者的观点,由于甲作案时未携带凶器,也未秘密窃取财物,又不符合抢夺罪“数额较大”的要件,无法以侵犯财产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C选项正确。近年有学者提出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抢夺罪必须是采用一定的力量夺取他人紧密占有之物;采用和平的方式夺取他人财物或者夺取他人未紧密占有之物,都不构成抢夺,属“公开盗窃”。按照这一观点,甲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可按盗窃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D选项正确。故本题全选。本题难度较大,对于考生认真深入理解盗窃罪的特殊情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Ox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以其成立是否需要采用特定形式为标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某甲的心理态度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甲在路上捡到一只生病的猫,想带回家给孩子玩,但他的妻子比较懂行,认出该猫属于名贵品种,市价要值几千元。甲在当地的报纸上发布了失物招领广告,并自己花钱给猫治好了病,为此支出了200元。一天甲出门时忘记了关门,该猫从家跑出,并将一过路的小孩子的眼睛抓伤,小孩家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所有权的继受取得()
随机试题
一服装企业根据某一区域市场消费者对服装色彩的特殊要求,针对该区域市场设计制作了色彩绚丽、适销对路的服装。该企业的做法属于()战略。
A、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E、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必须依照哪个部门的规定印刷
某患者55岁,绝经6年,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收入院。体形肥胖,尿糖(+)。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萎缩不明显,宫体稍大、软,活动良,附件(-)。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为
下列仲裁协议为无效或失效的是()。
以下能提高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经济行为是()
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一再说明,许多本来可以在司法轨道内解决的事件,却最终走向社会化、群体化、暴力化。一味采用捂堵压的思维方式,只能导致人民继续付出极大代价和政府公信力继续下降。程序为真相的发现提供了基本的平台。不管最终的真相最终是否满足各方的期待和需要,只要
依据《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骨干是( )。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实力,坚持()才能保证其正确运用。
被称为企业“宪法”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