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材料二 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内容。 河流侵蚀地
阅读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材料二 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内容。 河流侵蚀地
admin
2019-07-09
47
问题
阅读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材料二 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内容。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图4.17a)。
“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图4.1 7b)。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形(图4.17)。
(二)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形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互联合.就形成广阔的洪积一冲积平原。
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广阔的河漫滩平原。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要点: 教师利用多媒体由远到近展示本地一条河流,让学生溯源而上观察下游到源头的河流地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展现地理信息)并请学生判断下面多个图片分别属于侵蚀地貌还是堆积地貌。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回答,之后点评并说明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概念。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一】 1.学生看书,并以四个小组为中心,自由讨论,然后提问。首先各组互相提问解答,其次自由互问。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尤其错误信息)以备总结时点评纠正。 2.多媒体展示讨论内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谷凹凸岸的辨别。 3.讨论互问过后,教师请每组同学同步分别做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个实验研究。教师进行指导。 模拟实验操作: 溯源侵蚀——做成阶梯状的两层,做一个凹槽模拟河床,在高处慢慢倒水观察。 下蚀——做成小坡度的一层,做一个凹槽模拟河床,慢慢倒水观察。 侧蚀——做成弯曲的较平的一层,做一个凹槽模拟河床,慢慢倒水观察。 4.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并用多媒体展示: [*] 5.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河谷形成过程的动画并在黑板上画河谷剖面图加以说明。 6.教师重点提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初期:形成“V”字形峡谷。 形成期: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二】 1.学生看书,以四个小组为中心,自由讨论,然后提问。首先各组互相提问解答.其次自由互问。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尤其错误信息)以备总结时点评纠正。 2.多媒体展示讨论内容,让学生说出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3.讨论互问过后,教师请每组同学同步做实验分别演示洪积一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教师要注意用关键字进行指导。 模拟实验操作: 洪积一冲积平原——做成类似山谷的形状,在高处慢慢倒水观察流水出谷口时的情况。 河口三角洲——做成类似河海交界处的模型,做一个凹槽模拟河床,慢慢倒水观察。 4.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并用多媒体展示: [*] 5.教师重点讲解洪积扇或冲积扇的成因。 6.课堂提问:教师展示四幅素描图(如下图),请学生判断下面哪幅是山区河流的冲积扇,哪幅是长江三峡,哪幅是长江的荆江河段,哪幅是河口三角洲。 [*] 7.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A图是长江的荆江河段,B图是山区河流的冲积扇,C图是河口三角洲,D图是长江三峡。最后教师让学生欣赏师生野外考察的图片与视频,并请学生加以描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N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化学课题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型是()。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高中化学课程中,体现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侧重探究能力和方法培养的是()。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一NH3B.C—CO2C.SO2—SD.Cl2—Cl-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不少学生会出现错选。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材料: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源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
材料: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相关笔记的启发,在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2++2H2OFe(OH)2+2H+,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A.绿色变深B.变得更浅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Wheremostlikelyistheconversationtakingplace?
常用的Internet安全协议包括Internet安全协议(IPsec)、______和运输层安全协议(TLS)等。
患带状疱疹出现耳痛、面瘫及愈合后的听力障碍时表示病毒侵入
小儿初次感染结核杆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
药师直接面对患者的最直接工作是
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配电系统的各级保护之间宜有选择地配合。当不能符合此要求时,应尽量使低压侧第一级保护有选择性动作。()
2010年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9.6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4.4万亿元,流通中现金余额为4.2万亿元;全年现金净投放3844亿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9月末,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总额为(
简述唐朝“告诉”制度的限制。
设有定义:inta=1,b=2,c=3;以下语句中执行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使用VC6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源程序文件modi1.cpp,但该程序运行时有错,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程序输出的结果为:151注意:错误的语句在//********error********的下面,修改该语句即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