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admin
2017-09-01
104
问题
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选项
答案
(一)租庸调制。它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7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30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
元朝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________,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_________。
圩田(200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
永贞革新(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科举制(南京大学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
僧祗户与寺户(北京大学1986年中国史真题)
侯景之乱(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
高平陵事变(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北京史复试真题;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士家制(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
《双十协定》(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现代史真题)
随机试题
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借助骨缝或软骨坚实连接的是
以下属于现状变更的是()。
下列关于桥面排水的说法,正确的是()。[2012年真题修改]
在工程项目建设项目中,()对建设的各方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能。
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山地黄山、泰山、华山、衡山分别位于()。
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
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文艺创作时,为了使人物表现的更为______,可以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适当”创作,但是大的历史事实、人物命运、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层面”进行______和歪曲。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5年,某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48.12亿元,比上年净增加23.6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5%。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35.24亿元,外商经济增加值11.84亿元,港澳台经济增加值1
设A=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求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