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A.NaCl B.尿素 C.NaCl+尿素 D.尿素+葡萄糖 形成内髓部高渗梯度的是
A.NaCl B.尿素 C.NaCl+尿素 D.尿素+葡萄糖 形成内髓部高渗梯度的是
admin
2016-06-20
66
问题
A.NaCl
B.尿素
C.NaCl+尿素
D.尿素+葡萄糖
形成内髓部高渗梯度的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1)肾外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NaCl有关。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吸收Cl
-
和Na
+
,而对水不通透,故升支粗段内小管液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管内NaCl浓度逐渐降低,渗透梯度逐渐下降,而升支粗段外围组织间液则变成高渗。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故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是由升支粗段NaCl的重吸收所形成。(2)内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CI重吸收有密切关系:①远曲小管及皮质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对尿素不易通透,但在ADH作用下对水通透性增加,由于外髓部高渗,水被重吸收,使小管液中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②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大,小管液的尿素就顺浓度梯度向内髓组织间液扩散,渗透梯度因之升高;③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不易通透,而对水则易通透,所以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水被“抽吸”出来;降支细段对Na
+
不易通透,结果小管液被浓缩,于是其中的NaCI浓度愈来愈高,渗透压也不断升高;④当小管液得以反流入升支细段时,它同组织间液之间的NaCl浓度梯度就建立起来了。升支细段对Na
+
通透,Na
+
便顺浓度梯度而被动扩散到内髓部组织间液,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因此,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梯度由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来的尿素以及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来的NaCl两个因素造成的;⑤尿素可以再循环,因为升支细段对尿素有中等的通透性,所以从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到组织间液的尿素又进入升支细段,而后流过升支粗段、远曲小管、集合管,又回到内髓部集合管处再扩散到内髓部组织间液,这样就形成了尿素的再循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In43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西医综合题库考研分类
0
西医综合
考研
相关试题推荐
从量上说,餐后肝内葡萄糖去路最多的代谢途径是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补液首先考虑使用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患者实验室检查较常见的是
A.颗粒管型B.蜡样管型C.红细胞管型D.白细胞管型E.透明管型某女,35岁,反复眼睑浮肿、血压升高1年,多次查尿蛋白定量1.82~2.5g/24h,血压140~150/80~90mmHg,血肌酐86μmol/L,尿素氮6.3mmol/L,白蛋
A.1,6-双磷酸果糖B.2,6-双磷酸果糖C.6-磷酸果糖D.6-磷酸葡萄糖E.1-磷酸葡萄糖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是
随机试题
RIA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抗原和________抗原对有限量抗体竞争性________或竞争性________反应。
以下关于补体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凭医师处方,消费者可按药品说明书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B、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C、有助于节约医药资源,节约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和宝贵时间,减少上医院次数,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D、说明书、标签简明易
《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 )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的。
会计电算化后,手工会计的一切控制手段在电算化系统中完全适用。()
Mindfultravel,Inc.—TreasuresofEgyptDates:October21st—November5thPrice:from$2,190Stimulateyourimaginationas
为什么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某超市顾客甲与超市工作人员乙发生争执,并大打出手,乙说发现甲偷超市东西,甲否认。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为弄清该事件,派出所人员进行调查。下列调查行为对本案的解决,意义不大的是()。
程序流程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