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如果被告人张某认为一审量刑过重,提起上诉,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认为一审法院对胡某量刑畸轻,提出抗诉。此时二审法院对本案中数个被告人的刑罚应当如何处理?
如果被告人张某认为一审量刑过重,提起上诉,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认为一审法院对胡某量刑畸轻,提出抗诉。此时二审法院对本案中数个被告人的刑罚应当如何处理?
admin
2009-03-10
65
问题
如果被告人张某认为一审量刑过重,提起上诉,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认为一审法院对胡某量刑畸轻,提出抗诉。此时二审法院对本案中数个被告人的刑罚应当如何处理?
选项
A、张某不是被检察机关抗诉的对象,因此其仍然享有上诉不加刑的待遇
B、胡某一方面是上诉人张某的同案被告人,依法同样享有上诉不加刑的待遇,但是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抗诉的对象,两相抵消,必须维持对胡某的一审判决
C、检察机关的抗诉优先于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因此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对胡某的刑罚
D、本案中只有张某提出上诉,因此二审法院可以根据检察机关的抗诉对刘某、胡某、廖某加重刑罚
答案
A,C
解析
根据《刑诉解释》第257条、第258条的规定,不属于检察机关抗诉对象的同案被告人依然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保护,因此A项是正确的,D项是错误的。由于有检察机关的抗诉或者自诉人的上诉,二审法院在量刑时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因此C项正确,B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IP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张余的女儿小张余先于张余死亡,张余死亡后,张余的遗产由()继承。
张余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所有的财产留给自己4岁的孙女小张余。后张余去世。小张余的妈妈李某知道遗嘱内容后表示:我代我的女儿表示放弃继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买受人发现物有瑕疵后,即通知出卖人乙。乙表示愿与甲协商,但拖延两年后即以甲在法定期限内未主张物的瑕疵而拒绝甲的请求。乙的行为()。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周立诉孙华人身损害赔偿案,一审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电话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孙华无故未到庭,法院缺席判决孙华承担赔偿周立医疗费。判决书生效后,周立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程序开始,孙华向一审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法院裁定再审,未裁定中止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唐某作为技术人员参与了甲公司一项新产品研发,并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服务与保密合同。合同履行1年后,唐某被甲公司的竞争对手乙公司高薪挖走,负责开发类似的产品。甲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唐某承担违约责任并保守其原知晓的产品。关于该
甲与乙教育培训机构就课外辅导达成协议,约定甲交费5万元,乙保证甲在接受乙的辅导后,高考分数能达到二本线。若未达到该目标,全额退费。结果甲高考成绩仅达去年二本线,与今年高考二本线尚差20分。关于乙的承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2/3/11)
甲公司在城市公园旁开发预售期房,乙、丙等近百人一次性支付了购房款,总额近8000万元。但甲公司迟迟未开工,按期交房无望。乙、丙等购房人多次集体去甲公司交涉无果,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疯涨房价,乙、丙等购房人为另行购房,无奈与甲公司签订《退款协议书》,承诺
甲公司将一工程发包给乙建筑公司,经甲公司同意,乙公司将部分非主体工程分包给丙建筑公司,丙公司又将其中一部分分包给丁建筑公司。后丁公司因工作失误致使工程不合格,甲公司欲索赔。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
关于商法的特征,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甲、乙互殴,结果甲被行政拘留了5天,乙未受任何处罚。甲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公安机关对乙进行处理;乙则认为自己无过错,全系甲挑衅引发的争斗,故也向法院起诉要求加重对甲的处罚。法院在受理后,决定对两案合并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2007年第80题)女性,60岁,慢性咳喘18年,加重1周,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35,PaO255mmHg,PaCO275mmHg,AB42mmol/L,K+2.8mmoL/L,Cl-80mmol/L。考虑诊断为
灰黄霉素联用,可增强灰黄霉素的吸收而增强疗效的药物是
以下的合同形式不属于书面形式的是( )。
下列政府举措中,不能够直接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是:
牙周膜内主要分布在牙齿的唇(颊)舌(腭)侧,对抗侧方力,保持牙直立的纤维是()。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遗嘱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计算控件中的控件来源属性一般设置为以()开头的表达式。
Thelong,wetsummerhereinthenortheasternU.S.notwithstanding,there’saworldshortageofpure,freshwater.Asdemandfor
TheDevelopmentofMuseumsATheconvictionthathistoricalrelicsprovideinfallibletestimony
A、Theyarefellowteachers.B、Theyarefreshmenofauniversity.C、Theyaresecond-yearstudents.D、Theyaretourguides.BWho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