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计算机网络体系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
计算机网络体系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
admin
2019-12-10
67
问题
计算机网络体系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
选项
A、层次结构允许每一层只能同相邻的上下层次发生联系
B、层次结构优于模块化结构
C、使各层次的功能相对独立,使得各层次实现技术的进步不影响相邻层次,从而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性
D、层次结构的方法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层次结构,计算机网络分层使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以分开,易于实现和维护,促进标准化工作,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选项A只涉及一个功能方面,选项B层次和模块化各有优缺点,不能相提并论,而选项D也是涉及一个方面,因此答案是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h3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计算机408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计算机408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在操作系统的以下功能中,不需要硬件支持的是()。
有效容量为128KB的Cache,每块16字节,8路组相联。字节地址为1234567H的单元调入该Cache,其Tag应是()。
CRC校验是目前常用的检错方式。如果采用的多项式为G(X)=X4+X+1,那么对于要传的信息串1101011011的CRC校验码是()。
设某计算机的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均为64KB,按字节编址。若某进程最多需要6页(Page)数据存储空间,页的大小为1KB,操作系统采用固定分配局部置换策略为此进程分配4个页框(PageFrame)。在时刻260前的该进程访问情况见表B一2(访问位即使
某计算机的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256MB,按字节编址。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分离,均有8个Cache行,每个Cache行大小为64B,数据Cache采用直接映射方式。现有两个功能相同的程序A和B,其伪代码如下:假定int类型数据用32位补码表示,程序
(将关键字序列(7、8、30、11、18、9、14)散列存储到散列表中。散列表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下标从0开始的一维数组,散列函数为H(key)=(keyx3)MOD7,处理冲突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要求装填(载)因子为0.7。分别计算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
假定在~个8位字长的计算机中运行如下c程序段:unsignedintx=134;unsignedinty=246;intm=x;intn=y;unsignedintz1=x—y;
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假设某进程的页表内容见表A一2。页面大小为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为100ns,一次快表(TLB)的访问时间为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10Sns(已含更新TLB和页表的时间),进程的驻留集大小固定为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
一个含有n个顶点和e条边的简单无向图,在其邻接矩阵存储结构中零元素的个数是()。
有两部计算机M1和M2,指令系统相同。它们的操作频率频率分别是400MHz和200MHz。指令分成A、B和C三类,在M1上执行分别需4、6和8个周期;在M2上执行分别需2、4和3个周期。现有一程序在两机器上执行,其中A、B和C三类指令依次占30%、50%和
随机试题
Friedfoodshavelongbeenfrownedupon.Nevertheless,theskilletisaboutourhandiestandmostusefulpieceofkitchenequipm
使用CR摄影,对哪些信息的显示优于常规X线胸片
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质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如张某因有事未去日本,他未与陈某协商,委托去日本的朋友买回陈某要求购买的摄像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砂土地基上的一般建筑,对其在施工期间能完成的沉降量的估计,可以认为:[2001年第157题,2010年第122题]
(2009)公共建筑室内,在不可能增加面积、扩大空间和减少人员的前提下,以下哪一种设计手法具有可以减少拥挤感的效果?
2012年3月,某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发生以下情况: (1)厂长李某将朋友的女儿张某调入该厂会计科担任出纳,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张某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该厂档案科销毁会计清册(会计档案中有一些是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企业以下列方式减少的固定资产,不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有()。
一部本来颇有可能写成论文状的著作,读来却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反而_________,实在_________。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本_________的书往往会被放在桌子上做临时杯垫用。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ll known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complex problems successfully seem to fall into one of the three classes: subdividing the pro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