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选项中,发生债的转移的有: ( )
下列选项中,发生债的转移的有: ( )
admin
2022-03-15
49
问题
下列选项中,发生债的转移的有: ( )
选项
A、张某欠何某5万元人民币,张某死后,张某的儿子继承了张某的全部遗产(折合人民币共7.5万元)
B、甲公司欠乙公司500万元货款,乙公司将此债权转让给了丙公司
C、张某与王某约定:5月30日,王某去张某家粉刷墙壁。但是当日王莱家临时有事,便委托李某代其去张某家粉刷墙壁,并且征得了张某的同意
D、甲公司卖给乙公司20台锅炉,原来约定在乙公司交货,但是由于交货当日下起了大雨,交通极为不便,乙公司告知甲公司将货交到距离甲公司很近的丙公司即可,甲公司同意,丙公司也受领
答案
A,B
解析
C项为代为履行。D项没有发生债的移转,丙公司只是代为受领,合同的当事人仍然是甲公司和乙公司。前两个选项都发生了债的移转。代为受领与债权让与的区别:债权让与使受让人成为合同当事人,但代为受领人仅仅为受领人,并非合同当事人;在债权让与后,受让人接受债务是为自己而受领,但代为受领人是为他人(债权人)而受领;在债权让与后,债务人不履行或履行不合格,让与人有权追究其违约责任,而代为受领人无权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追究权在债权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G8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持有硕昌有限公司69%的股权,任该公司董事长;乙、丙为公司另外两个股东。因打算移居海外,甲拟出让其全部股权。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15年卷三70题,多选)
甲乙丙三人拟成立一家小规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八万元,甲以一辆面包车出资,乙以货币出资,丙以实用新型专利出资。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0年卷三26题,单选)
张某与潘某欲共同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公司的设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年卷三25题,单选)
甲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遂于2014年3月申请破产,且法院已受理。经查,在此前半年内,甲公司针对若干债务进行了个别清偿。关于管理人的撤销权,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4年卷三74题,多选)
吴某和李某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吴某名下。2010年2月1日,法院判决吴某和李某离婚,并且判决房屋归李某所有,但是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3月1日,李某将该房屋出卖给张某,张某基于对判决书的信赖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入住了该房屋。4月1日,吴某又就
甲用伪造的乙公司公章,以乙公司名义与不知情的丙公司签订食用油买卖合同,以次充好,将劣质食用油卖给丙公司。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关于该合同,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卷三4题)
甲、乙、丙、丁按份共有一艘货船,份额分别为10%、20%、30%、40%。甲欲将其共有份额转让,戊愿意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价款一次付清。关于甲的共有份额转让,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6年卷三53题)
甲将其1辆汽车出卖给乙,约定价款30万元。乙先付了20万元,余款在6个月内分期支付。在分期付款期间,甲先将汽车交付给乙,但明确约定付清全款后甲才将汽车的所有权移转给乙。嗣后,甲又将该汽车以20万元的价格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以指示交付的方式完成交付。下列哪一表
原告李明与被告陈刚因借款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法院认为该案事实清楚,遂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原告和被告均向法院提供了送达地址,被告提供的送达地址即其住所地因被告搬家而变更,但被告并未及时通知法院。下面关于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随机试题
A.佝偻病B.水肿C.小头畸形D.脱水E.脑膜炎前囟早闭常见于
A.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动蛋白E.肌红蛋白细肌丝的结构蛋白质是
某女,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腹隐痛,喜暖按,腰疲便清,舌淡脉细弱,方选
A、血氨升高B、血清淀粉酶升高C、血钙增高D、血清胃泌素增高E、血清AFP增高急性胰腺炎
甲公司(中方)与某国乙公司(外方)拟在深圳共同设立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某律师受聘为双方起草一份《合作经营合同》。该律师起草的下列哪一合同条款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
某单线铁路车站(如下图所示),在复线施工中需要站台抬高10cm,原先的两股到发线有效长度为850m,新增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050m。问题:简述临时要点封锁施工程序。
请根据资料回答:股票A与股票B的相关系数是()。
下列关于个人计算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尽管出发点不同,人本主义理论家和建构主义理论家都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本资料汇聚了近五年来最新鲜、最值得关注的时代热词,盘点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件、最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物,汇集名家观点,从不同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_全面解读中国。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