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
admin
2013-08-23
56
问题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项
答案
(1)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我这里。 (2)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解析
(1)句中,“以”,动词,认为,以为;“美”,美好的事物(包括自然、精神范围在内);“尽”,都,全部;“己”,指河伯。(2)句中“长”,长久,永远;“见”,表被动;“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G6c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大学语文题库成考专升本分类
0
大学语文
成考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观是()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
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
从上面一段文字看来,作者所论证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总结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华。前太守臣适,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元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
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
《谏逐客书》中“却宾客以业诸侯”一句中的“业”,从语法角度看是()
阅读《晏子春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③。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④而不止。晏子见⑤,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随机试题
1894年11月,日军在中国制造了()
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
在程序语言中,以下关于运算符优先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某研究机构耗时9年,追踪调查6.3万健康人士的饮食习惯,包括肉的消费量、肉类烹调方式以及肉类煮熟程度等,研究小组按食用烤肉的量多少把研究对象分为5组。截止研究结束时,共有208人患上胰腺癌,他们大多集中在烤肉食用量最高的两组。因此,研究者得出大量食用烤肉更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此可见。形而上学的特征表现为
设X~N(μ,σ2),从中抽取16个样本,S2为样本方差,μ,σ2未知,求.
IseeaveryclearlinkherebetweenBritishscience,thedevelopmentofBritishuniversitiesandthetechnologicalrevolution.
Itisimpolitenottoreturntelephonecalls--regardlessofwhomtheyarefrom.
ManyAmericanfamiliesparticipateinsportsduringtheweekendsuchas____________(跑步、骑自行车或进行球类运动).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