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推理中常见的偏差。
试述推理中常见的偏差。
admin
2019-02-01
42
问题
试述推理中常见的偏差。
选项
答案
推理是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它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维活动出现,也经常参与许多其他的认知活动。推理的突出特点是它总是一个逻辑问题。但是,实际进行的推理往往偏离逻辑规范,表现为不合逻辑。推理中常见的偏差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三段论推理中常见的偏差。三段论通常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评价一个三段论就是在假设两个前提为真的情况下,来判定该结论是否来自前提。常见的偏差有以下三种: ①气氛效应。气氛效应是指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具体地说就是两个肯定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结论,两个全称前提使人得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而一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结论。其实这样推理的很多结论都是错误的。 ②换位理论。换位理论认为错误地解释前提导致了推理的偏差。在三段论中,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即认为“所有A是B”的意义理解为“所有B也是A”,这样就会发生推理错误。 ③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一莱尔德等人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2)命题检验中常见的偏差。命题检验是将证据和命题的真伪联系起来,它关心的是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命题的真伪,即可进行证真或证伪,以及怎么收集证据。在命题检验中,常见的偏差是人表现出强烈的证真倾向,即极力去证实命题是真,而很少尝试证命题为伪。不管一个规则或命题得到多少次肯定,它都不能被普遍认为是真的,但仅仅一个矛盾的例子就可以将它否定。在命题检验过程中,人们往往偏离逻辑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寻求肯定的倾向,很少作出否定的尝试。 (3)概率推理中常见的偏差。 ①概率论和统计学为处理概率信息提供了形式化模型,人们可以学习并掌握模型,但人们在直觉加工不确定信息时,往往偏离这些形式化系统的要求。对事情发生的概率的分析常基于个人的主观经验或希望,因此,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往往不相符合,从而出现偏差。 ②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中或记忆中的可利用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客体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这在事件的可利用性与客观频率高度相关时是非常有用的,否则就可以引起推论错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G3k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计算机主机示意图,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数据传送方向如箭头所示。简述取指令的数据通路。
IPv6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它与IPv4相比有哪些优势?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基于比较方法的n个数据的内部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能达到的最好下界是()。
下列序列中,执行第一趟快速排序的结果是()。
用74181和74182芯片构成小组内并行进位,小组间并行进位,大组间串行进位的32位ALU,需要74182芯片的片数为()。
端到端通信作用于()之间。
下列关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基本思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请设计一个2×2的混合实验设计,测量听觉正常和听觉缺失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阅读任务)和图形推理测验任务上的差异,并对预期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1)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素及其水平。(2)预期分析的问题和统计分析方法
随机试题
可用于抗利士曼原虫的是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车上人员应当___________。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规治疗不包括
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式法律解释的是:()
如图7-39所示电路中电压u含有基波和三次谐波,基波角频率为104rad/s。若要求u1中不含基波分量而将u中的三次谐波分量全部取出,则C1应为()μF。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不可以兼任中共中央领导机构职务。()
根据录用人民警察的竞争原则,报考者能否被录取,取决于其本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
文稿的成文时间不规范之处是()。
设ξ1=[1,-2,3,2]T,ξ2=[2,0,5,-2]T是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基础解系,则下列向量中是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解向量的是().
设f(x)连续,∫0xtf(x-t)dt=1-cosx,求f(x)dx.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