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1.背景 某四层框架结构厂房,建筑面积为5200m2。工程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了A公司为施工承包单位,并于2011年1月20日,双方签订了固定总价模式的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如下条款: (1)合同工期为3
1.背景 某四层框架结构厂房,建筑面积为5200m2。工程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了A公司为施工承包单位,并于2011年1月20日,双方签订了固定总价模式的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如下条款: (1)合同工期为3
admin
2016-02-19
78
问题
1.背景
某四层框架结构厂房,建筑面积为5200m
2
。工程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了A公司为施工承包单位,并于2011年1月20日,双方签订了固定总价模式的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如下条款:
(1)合同工期为320d,每提前1d奖励5000元,每拖延1d罚款10000元;
(2)A公司不得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
(3)该工程质量实行终身保修;
(4)施工单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修改工程设计,造成停工待图3d;
事件二:7月份遇到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全场性停工10d;8月份又遇到季节性降雨,导致停工3d;
事件三:在竣工验收时,总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已隐蔽的地下管沟工程重新挖开进行复验,施工单位认为严格按监理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且验收合格,根据合同条款施工单位拒绝再次挖开检查,建设单位进行调解,停工2d后施工单位同意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复验及恢复共造成工期延误6d。
事件四:施工单位实际完成该工程的工期为344d。为此,建设单位扣罚施工单位的延误工期费用为:24×10000=24万元。
2.问题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中,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事件一:工期索赔成立; 理由:变更设计、因为等待图纸发生停工,属建设单位原因造成。 事件二:罕见特大暴雨停工索赔成立; 理由:罕见特大暴雨,认定为不可抗力,工期延误属建设单位责任范围。 季节性降雨停工索赔不成立; 理由:季节性降雨,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预见的事项,造成工期延误属施工单位承担。 事件三:停工2d的索赔不成立; 理由:无论前期是否验收合格,总监理工程师提出再次复验时,施工单位均有义务进行配合。 复验及恢复的6d索赔成立; 理由:复验结果合格。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应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FeL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属于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的是()。
暗挖施工法机械配置中,下列属于二次支护衬砌机械的是()。
下列关于填隙碎石干法施工部分工艺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关于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大型预制构件的底座分为平面底座和曲面底座,其中,曲面底座适用于()。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高速公路合同段的施工任务,该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9+060~K14+270,公路沿线经过大量水田,水系发育,有大量软土地基,其中在K11+350附近软土厚度为4.5~8.0m,设计采用水泥粉体搅拌桩进行处理,水泥掺量14%,柱径为50cm
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大桥工程,该大桥桥址位于两山体之间谷地,跨越一小河流。河流枯水期水深0.5m左右,丰水期水深2m左右,地面以下地层依次为黏土、砂砾、强风化砂岩。该桥基础原设计为40根钻孔灌注桩,桩长12.0~13.8m不等,施工中发生如下事
下列关于连拱隧道开挖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按价值工程原理来说,不能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是( )。
随机试题
世界上第一个宣告国家政权属于劳动人民的宪法是()
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是()
在检验批质量验收时,对检验批的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是()。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2013年该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4月21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E产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下列各调整项目中属于调增项目的有()。
按照文物的来源,可将文物划分为()。
一岁以前,婴儿的记忆主要包括()。
有人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代中国改革已进入打破多年沉积下来的权力垄断与利益割据、利益固化的攻坚阶段,突破既有权力垄断与利益固化的唯一良方就是进行制度创新。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从元制度创新视角去思考既有制度的绩效问题,而是热衷于进行所谓的“头
A、Thereisnodifferencebetweenlovingdisciplineandchildabuse.B、Alittlebitofpainisnecessarytoteachachildwhati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