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蜀道难》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核心句一共出现过几次呢? 生:三次。 师:[B] 哪三次呢?这三次有什么区别呢? 生:[C]
阅读《蜀道难》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核心句一共出现过几次呢? 生:三次。 师:[B] 哪三次呢?这三次有什么区别呢? 生:[C]
admin
2015-11-25
66
问题
阅读《蜀道难》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核心句一共出现过几次呢?
生:三次。
师:[B]
哪三次呢?这三次有什么区别呢?
生:[C]
句首“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点出了诗作的主旨,奠定了诗歌的基调。
师:第二次呢?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此句承上启下,再次点题,加深了抒情效果。
师:第三次呢?
生:在文章结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结束全文。
师:这三次是什么关系呢?
生:[D]
层层递进,使感情渐次攀升,最终达到情感的高峰!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教师通过对核心句出现次数的询问,引导学生从细节人手,理清文章脉络
B、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回归课文
C、该生对诗歌首句的理解较为准确
D、该生基本能够掌握诗的情感抒发脉络
答案
A
解析
教师的这一问题并不是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因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既紧扣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并不属于细微之处,A项表述应该是“引导学生从重点句入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FX2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课程资源指有利于()的任何材料和物质条件。它包括: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以及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
主要的外语教学法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等,其中()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来学习外语。
口语技能的教学着重于提高学生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
教学评价应体现教师在其中的主导地位。
如果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结果视为终结性评价,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测验就是()。
面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①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
①人一上年纪,就会觉得“记性越来越差”,真是这样吗?②人的脑神经细胞在出生时数量最多,约有1000亿个。随着人的发育,脑细胞逐渐减少,每天要减少数万个,也就是说每秒钟都要减少一个。人们认为,随着脑神经细胞越来越少,记忆力就会降低。但是,在1000亿个神经
随机试题
有关蛋白质β一折叠的描述,错误的是()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可出现哪种抗体
初产妇,26岁。妊娠43周,临产后5小时。胎头高浮,胎心140次/分,宫口开大2cm。6小时后自然破膜,立即听胎心,减慢至80次/分。本例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E.多巴胺治疗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首先考虑的药物是
根据《公司法》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有甲、乙两堆煤,从甲中取出12吨放到乙中,两堆煤重量相等;从乙中取出12吨放到甲中,甲是乙的两倍.甲、乙两堆煤共重()吨.
隋朝__________科的建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Thoughyourparentsprobablymeantyournametolastalifetime,rememberthatthehopesanddreamstheycherishedwhentheycho
A.togivethebossyouradviceB.howheisfeelingC.thebossmayhaveD.whatyoureallywanttotalktohimaboutE.withou
A、 B、 C、 A根据“我午饭想吃肉。”可知答案为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