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试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试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admin
2011-12-29
72
问题
试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选项
答案
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对学校情境中的学生学习进行研究。 (1)有意义学习 ①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②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方式,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3)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股、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 整合协调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整合协调是在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 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就如何贯彻“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这也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原有的观念和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4)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同时强调,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一发现,其他的并没有不同。 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学校教育主要应采用通过言语讲解进行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F41v777K
0
小学教育心理学
原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根据粉笔的颜色、形状和体积三种属性,让学生试着列出15种颜色,10种形状,5种体积,然后加以组合造出许多不同的粉笔,这种方法叫______。
为什么说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的统一?
我国教师资格认定中,申请人在受理期限提出申请后,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的______天,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我国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______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药可救,那就违背了()
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基本环节。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症,其高峰发病年龄为()。
随机试题
在饮食生产中,为了________,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饮食企业的生产活动。
TheU.S.ArmyInfantry(步兵),whichcallsFortBenninghome,hasfoughtineverymajorconflictinvolvingthenation’smilitary.
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E.延胡索酸酶
患者,男性,40岁。因吸入光气后呼吸费力2小时入院,给予面罩吸氧及激素、抗感染等治疗3小时后,患者病情无好转,呼吸困难加重。若拍胸片提示两肺门旁斑片状渗出,融合成片,吸入氧浓度80%情况下血气分析示pH7.32,PaO250mmHg,PaCO23
外周血发现幼稚粒细胞,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肝胆火盛耳鸣耳聋主方为
下列因素中,有可能导致公司采取较紧的收益分配政策的是()。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信息系统设计完成以后应提出系统设计报告,以下不属于系统设计报告内容的是
编写函数fun,其功能是:计算n门课程的平均分,结果作为函数值返回。例如,若有5门课程的成绩是:90.5,72,80,61.5,55,则函数的值为71.80。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