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民间上有一种说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试用民法原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民间上有一种说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试用民法原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admin
2013-12-18
59
问题
民间上有一种说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试用民法原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选项
答案
(1)该说法不完全正确。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民法上讲,就是说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要通过合法手段实现自己获得的财产利益。该说法反映了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不当得利和诚实信用原则等。 (2)对于民事法律行为而言,当事人必须按照诚实信用原则从事民事行为,不得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手段获取财产。在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上,无论是原始取得,还是善意取得,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表明,对基于不当得利获得利益的,应当将所获利益返还给受损的人。 (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常也有例外。虽然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行为损害了第三人利益,不符合所谓取财之道,但未必无效;此外,在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上。特别是诸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原始取得方式,甚至在善意取得上虽然符合取财之道,但所有权未必归属于行为人。可见,该说法表述不完全正确。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E9D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应当是()。
(2018年真题)乘客张某因迟到而被拒绝登机,在机场吵闹不休,殴打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航空公司将张某列入“拒绝承载人员名单”。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事件包括()。
张明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依法追究了他的法律责任。但张明所违反的法律是在张明出国期间由国内立法机关制定的,张明不知道有这种法律规定,他回国后也无人告知他已经制定了这一法律。张明认为不知者不为过,法院不应当根据他不知道的法律规定处罚他,至少也应考虑对他予以减轻
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马克思说:“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获得了一种与个人无关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存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可见,自由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试述法律确认和保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
简述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
随机试题
就房屋租赁关系而言,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就房屋买卖关系而言,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某银行向一单位贷款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年利息率为10%,复利计息,则贷款3年期满时的贷款利息是( )万元。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题目: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强有一购房计划,打算五年后购买目标总价50万元的二居室,贷款成数为七成,贷款20年,贷款利率7%。假设投资报酬率可达6%,针对自备款项筹措部分,每年应有投资储蓄额为( )万元。
针对风险识别和评估概念,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信托行为一经成立,原则上信托合同不能解除。()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课例名称】《小鸟,小鸟》【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学唱《小鸟,小鸟》【主要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课前准备,老师收集各种动物
徐某死后留有遗产100万元。徐某立有遗嘱,将价值50万元的房产留给女儿,将价值10万元的汽车留给侄子。遗嘱未处分的剩余40万元存款由妻子刘某与女儿按照法定继承各分得一半。遗产处理完毕后,张某通知刘某等人,徐某死亡前1年向其借款,本息累计70万元至今未还。经
中国有句谚语,“富不过三代”,德国也有谚语来形容三代人,“创造,继承,毁灭”。对此,你怎么看?
知(AB)T=BTAT,知(E-C-1B)TCT=[C(E-C-1B)]T=(C-B)T.那么由A(C-B)T=E知A=[(C-B)T]-1=[(C-B)-1]T.[*]
A、 B、 C、 A说需要书面同意书的复印本、提出要求的陈述句。(B)是对问时间的When疑问句可能的回答:听了(A)后再听到它可能会弄错,其实(A)是对要求给发同意书的问题合适的回答。(C)是使用由问题中的asig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