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党支部举行“党史知识竞赛”,比赛规定,比赛为抢答题,答对1道题加3分,答错一道题扣1分,不抢不答不扣分也不加分,总共有50道抢答题,小明在比赛中抢答了20道,要使最后得分不少于50分,则小明至少需要答对( )道题。
党支部举行“党史知识竞赛”,比赛规定,比赛为抢答题,答对1道题加3分,答错一道题扣1分,不抢不答不扣分也不加分,总共有50道抢答题,小明在比赛中抢答了20道,要使最后得分不少于50分,则小明至少需要答对( )道题。
admin
2022-03-02
54
问题
党支部举行“党史知识竞赛”,比赛规定,比赛为抢答题,答对1道题加3分,答错一道题扣1分,不抢不答不扣分也不加分,总共有50道抢答题,小明在比赛中抢答了20道,要使最后得分不少于50分,则小明至少需要答对( )道题。
选项
A、16
B、17
C、18
D、19
答案
C
解析
假设答对x题,答错(20-x)题,则3x-(20-x)≥50,整理得x≥17.5,取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18。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vq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农村信用社招聘分类
0
职业能力测验
农村信用社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俏色”指的是一种利用玉的天然色泽进行雕刻的工艺。这种工艺原来被认为最早始于明代中期。然而,在商代晚期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龟,工匠用玉的深色部分做了龟的背壳,用白玉部分作了龟的头尾和四肢。这件文物表明,“俏色”工艺最早始于商代晚期。以下哪一项陈述是上
在王村,最好的游览方式是泛舟酉水之上,除了能将水光山色尽收眼底,河畔极具湘西特色的吊脚楼也是一绝______,依山逶迤。重重叠叠,直贯山腰,形成五里长街。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学校组织一批学生乘坐汽车出去参观,要求每辆车上乘坐的学生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乘20人,结果多3人;如果少派一辆车,则所有学生正好能平均分乘到各车上,已知每辆汽车最多能乘坐25人,则该批学生人数是()。
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即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伸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只死螳螂,立刻回洞找来10只蚂蚁搬,搬不动;然后每只蚂蚁回去各找来10只蚂蚁,还是搬不动;于是每只蚂蚁又回去找来10个伙伴,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死螳螂拖回洞里。问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参加了搬运?()
色彩营销。就是要在了解和分析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做消费者所想,给商品恰当定位,然后给产品本身、产品包装、人员服饰、环境设置、店面装饰一直到购物袋等配以恰当的色彩,使商品高情感化,成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实现“人心——色彩——商品"的统一,将商品的思想传达给
一件商品相继两次分别按折扣率为10%和20%进行折扣,已知折扣后的售价为540元,那么折扣前的售价为()元。
下面的一组数字表现出一定的逻辑性,7,11,17,26,()。你认为填入括号的应该是()。
下面的一组数字表现出一定的逻辑性,7,11,17,26,()。你认为填入括号的应该是()。
随机试题
未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及时将变更的到货地点或接货人通知对方,导致供货方送货或代运过程中不能顺利交接货物,所产生的后果均由()承担。
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货物或者服务的情形有()。
甲公司2014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30万元(系2013年年末应收账款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甲公司2014年度有关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有:资料一:2014年1月1日,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并立即用于
与建立存货保险储备量有关的因素是()。
从生态学角度看,在分析临床资料时应该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1.又是一年求职季,为了满足大学生求职需要,某整形医院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医院的接待大厅整洁、明亮,大屏幕上正在反复播放着医院的广告,广告内容简单而直白:一个女孩儿因为相貌普通而得不到心仪男生的关注,通过整形变美后,引来了众多男同学的青睐。屏
(1)设α1,α3,β1,β2均为3维列向量,且α1,α3线性无关,β1,β2线性无关,证明存在非零向量ξ,使得ξ既可由α1,α3线性表示,又可由β1,β2线性表示;(2)当时,求所有的既可由α1,α2线性表示,又可由β1,β2线性表示的向量ξ.
窗体中的信息不包括()。
TakingEarlyRetirementMayRetireMemory,TooThetwoeconomistscalltheirpaper"MentalRetirement",andtheirargument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