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admin
2014-12-25
60
问题
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选项
答案
(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思想 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在部分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中开展起来的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报纸作用的认识(论述了报的多种功能,提出办报目的是“立言”,强调报纸对社会的变革作用,提出言论自由要求,要求国人自由办报),他们的办报思想和早期的舆论活动。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他们的报刊思想包括: ①力荐西式报纸,盛赞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影响巨大; ②认为报纸可帮助统治者“博采舆情”,了解下情、通达帝命等;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庞载政治学艺要书。还将其比作人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 ③谴责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抑中扬外、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指出应自办报纸加强宣传;郑观应提出报纸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公益作用,多办报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团结等。 (2)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报刊思想 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开展变法运动而进行的舆论准备。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1896)等一系列政论报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报刊思想。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 ①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概括为“通”: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三,重视并自觉地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第四,开言路,注重报纸在建设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 ②对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 ③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他们的办报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革命派报刊活动的轨迹与改良派的相反,他们是从外到内,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①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 “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民报》创刊时,孙中山在《发刊词》中就强调要将“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去实行也近”。他在旧金山指导《少年中国晨报》的工作时还说:“革命党是体,报纸是用。有体有用,我们党的宗旨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两件事就是一件事”。 ②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辩论中,革命派大批改良,强调“《民报》革命报也,以使人真知革命为目的”,即使是在国内出版不便倡言革命的报刊,也巧妙地表达了它们为革命办报的宗旨。像《民呼日报》就一再强调“为民请命”“吊民伐罪”和“义师先声”。 ③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革命派将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比喻为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加以引进,大肆宣扬。秋瑾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郑贯公则说:“报纸能宣布公理,激励人心,何异政令?报纸能声罪致讨,以儆效尤,何异裁判定案?报纸能密查侦察,何异侦探暗差?报纸能布其证据,直斥其人,何异警察巡兵?报纸能与人辩诬讼冤,何异律师?报纸能笔战舌战,何异军人?”基于这种认识,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卖国虐民和激起人民的革命情绪作为其主要内容。 ④记者应该先知先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认为民众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种,前者人少,但应带领后者一起前进。记者应该是先知先觉者,应尽自己的天职,《民报》的《发刊词》中说:“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这就是说记者对三民主义应先知先觉,并用它来教育人民群众、鞭策人民群众向前进。 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 “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o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从成语的来源之中,“短兵相接”来源于__________。(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语言中一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__________。(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比较“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说明语序的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成语“身外之物”和“火中取栗”的结构属于()。(山东大学2016)
()是受事主语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f是唇齿、清、___________音。(北京师范大学2016)
轻声音节不仅可以区别词义,还有区别___________的作用。(北京大学2016)
改正下列错别字他已经把我逼得走头无路。(北京师范大学2016)
改正下列错别字一片狼籍(北京师范大学2016)
给下列句子加注拼音。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首都师范大学2015)
随机试题
Theanti-virusagentwasnotknown______(直到一名医生偶然发现了它).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性最小为了确诊,以下哪一种检查是不必要的
男,19岁。长期胃部胀痛,近半年脘胀痞满益甚,胸闷气塞,纳差,大便3天一行,但不干燥,伴气短乏力,检查腹部按之软。舌淡苔少,脉弱。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血压170/100mmHg伴心肌梗死患者应诊断为高血压病
A.按无证经营处罚B.按生产假药处罚C.按销售假药处罚D.按广告法处罚E.按价格法处罚未经批准,擅自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设点销售药品的,或超出批准经营范围销售的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后,受让人改变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的同意。
合约再保险合同对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都有()。
怎么样看待群众的信访行为?为什么群众愿意选择信访渠道而不是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群众对政府有一种信任。从他迈开信访之路的第一步开始,他在良心深处就把政府当成了一个“说理的地方”。这与政府的定位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没有这种信任,就不会
windows是()操作系统。A.单用户单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Thismeetingwhichshouldbeheldtodayispostponedtonextweek.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