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某学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照片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下面是该研究的实验方法部分。依据材料回答: 2.方法 2.1 被试 某校心理学专业二年级A班全体同学90名。其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
某学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照片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下面是该研究的实验方法部分。依据材料回答: 2.方法 2.1 被试 某校心理学专业二年级A班全体同学90名。其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
admin
2021-10-18
58
问题
某学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照片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下面是该研究的实验方法部分。依据材料回答:
2.方法
2.1 被试
某校心理学专业二年级A班全体同学90名。其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某品牌计算机。
2.2.2 实验材料
本实验以32对分别表达四种情绪(喜、怒、哀、惧)的面部照片为材料,其中16对为彩色照片,16对为黑白照片。
2.3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为2(图片类型:彩色照片、黑白照片)×2(注意对象:目标照片和非目标照片)×2(任务类型:再认任务和偏好判断任务)的被试间设计。
2.4 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学习和测试两个阶段。
学习阶段,随机在计算机屏幕的不同部位呈现16对照片,其中8对为彩色照片。8对为黑白照片。每对照片中有一张为目标照片(以红色边框为标记)和一张非目标照片。目标照片以随机方式一半在计算机的左半边呈现,一半在右半边呈现。所有被试均观察目标照片,每对照片呈现时间为2秒,然后消失,要求被试尽快判断所表达的情绪,直到16对照片呈现完毕。
被试休息5分钟后,进入测试阶段。测验时呈现16张照片,其中一半是学习过的照片,另一半是新照片,所有新照片呈现完毕后,再呈现学习过的照片,直到16张照片呈现完毕。所有被试先进行再认任务,然后进行偏好判断任务。
……
说明如何通过偏好判断任务检验是否产生内隐记忆。
选项
答案
①在测试阶段,随机呈现16张新旧照片,要求被试判断是否喜欢每张照片。 ②计算被试喜欢新旧照片的数量,若被试对旧照片的喜欢数量显著超过对新照片的喜欢数量,则产生内隐记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h8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沙伊(K.W.Schaie)在西雅图随机选择500名被试,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认知能力测验。第一次测试时,被试的年龄范围为20~70岁,年龄相差5年的被试为一组。研究者每7年对这些被试进行一次测试,得到的部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将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实验室中,观察婴儿在游戏时与母亲的互动情况,之后要求母亲离开房间,一位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游戏一段时间后母亲再返回。下面是两岁的平平和乐乐在实验中的表现。(2012年)平平:在与母亲独自相处时,积极地探索环境。与母
下列关于心理学家对发展心理学贡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12年)
下列选项中,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2014年)
下列选项中,属于常模参照测验的是()。(2011年)
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2011年)
人们发现,大脑两半球对情绪性信息的加工是不对称的,在脑功能指标上存在着偏侧化现象。有两个理论对此加以解释:半球优势假说认为,只有右半球负责对情绪的加工;效价假说认为,不同效价的情绪是由不同的大脑半球进行加工的,右半球主要加工消极情绪,左半球主要加工积极情绪
下列选项中,属于被试间设计的有()。(2016年)
某机构开发了一套选拔性测验,有100名考生参加了测验,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1。一年后又搜集了这些考生的工作能力分数作为效标分数,其平均数为500,标准差为110。考生的测验分数与工作能力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80,选拔性测验的次数分布表如下:(2017年
当两个等位基因共同影响一个人的特征时,其遵循的遗传规则是
随机试题
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见于( )。
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在儿童的食谱制定中,()常常是最容易产生的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从某种理论或假设出发,有计划地控制某些条件,以促使某种或某些现象的产生,从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赵老师将本班学生本次数学月考成绩(取整数)整理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小矩形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第1--5分数段).请根据直方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________名学生参加本次月考;(2)第2分数段的频率为_______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即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下列现象中符合彼得原理的是(
伞骨:伞正确选项为()。
求.
AtdawnonemorninginearlyMay,SeanCosgroveisstashingpilesofmaps,notesandphotocopieddocumentsinhisgymbagbefore
WiththeUSeconomyslowingdown,layoffsareeverywhere.Noindustryisspared.Ifyouenduphavingtostartover,inadditio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