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 )
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 )
admin
2020-10-29
48
问题
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 )
选项
A、氮氧化合物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氟利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A 项错误,氮氧化合物包括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合物均极不稳定,氮氧化合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并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
B 项正确,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CH
4
)、二氧化氮(NO
2
)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
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不断到达地面,却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
C 项错误,臭氧存在于大气中,靠近地球表面浓度为 0.001~0.03ppm,是由大气中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 185nm 紫外线后生成的,此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30nm 以下)光线,防止这种短波光线射到地面,使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并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
D 项错误,氟利昂是一个由美国杜邦公司注册的制冷剂商标,在中国一般将其定义为饱和烃(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卤代物的总称。氟利昂可以促进温室效应,并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
故正确答案为 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eh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宪法》的解释权由()行使。
在我国的现有政治体制中,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句话出自()。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国务院关于将××省××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国函[2013]第035号××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申报××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府〔2012〕9号)收到。①:
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
《宪法》第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我国的国体是()。
2019年12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其中,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随机试题
不见于正常脑电图的波形是
下述有关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编译软件属于()。
()是指银行及非银行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企业安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加计扣除。
在对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进行审计时,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L公司于2003年12月31日对一条账面原值为1500万元,累计折旧为900万元的生产线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该生产线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钢材价格在2004年出现了
一、注意事项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
以下资料,回答86-90题附注:净资产=资产-负债。2006年沃尔玛公司的营业额为:
试述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