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传播仪式观。(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简述传播仪式观。(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admin
2019-07-04
70
问题
简述传播仪式观。(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选项
答案
(1)传播仪式观的理论内涵 传播的仪式观是将传播看作一个信息共享、观念分享的过程,认为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递,同时也是仪式,是参与传播的人们再现社会中共享的信念。传播仪式观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吸收芝加哥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英尼斯、麦克卢汉以及美国人类学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詹姆斯.凯瑞在梳理传播概念时将其划分为两类,即“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播的传递观强调讯息传播对空间距离的克服与控制,呈现的是讯息的流动与扩散;传播的仪式观则从讯息共享的意象中提炼出团体或身份认同的理念,认为正是这种理念构建了人们有秩序和意义的文化世界。在传播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仪式。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强调的是从仪式的视角出发,站在文化研究的立场理解传播的概念与意义,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传播观念或理论的文化指向。 (2)传播仪式观的理论特征 ①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通过传播,一定群体的人们共享民族、阶级、性别、身份、信仰,即共享相同的文化仪式。 ②传播仪式观来源于北美新教徒举行的“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这种观点把传播看作一种“仪式”而非“位移”。 ③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3)传播仪式观的理论创新 ①传播的目的不在于减少不确定性,而在于一种参与和体验。它在给人们带来参与感和存在感的同时,也促进着传播的进一步扩大。 ②传播的功能不在于表层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而在于深层次的文化理念、意识形态的变化。 ③传播具有一套传播体系化、程序化的东西,具有一般仪式的特征。人们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逐渐熟悉、习惯社会整体的秩序和规则。 ④传播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传播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大家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建构仪式。 ⑤传播仪式观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传播的内容,不用或少用信息的研究方式。符号变化的“所指”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符号解读,就能分析传播的文化意义。 总之,传播仪式观质疑美国主流传播学研究模式,从传递观中零碎的“认知”“情感”“行为”层面上升为文化层面,注重传播对秩序的建构、对信仰的扩散,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为传播学研究开启了一条新的航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W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古中国的甲骨文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等都属于自源文字。()
结合文字的作用,简述汉字体系能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
部件在组成汉字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变形,在左的“阝”是由“阜”演变而来。()
文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表义一()一表音三个发展阶段。
阅读下面的话,然后针对其中内容谈你的看法。(清华大学考研试题)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本身不仅不能离开语言而表示意义,而且根本就无所谓“意义”。如果说文字有意义,那也只是由于意义是字所记的音而来的,意义并不是文字必备的因素。一千多年前的孔仲达说过:“言者
中国的汉语教学语法最狭义的理解目前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和80年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
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暨南大学2015)
封禅(武汉大学2015)
随机试题
由指导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全依赖问答技巧”的小组教学方式是()
A.手腕部抗痉挛矫形器B.腕伸展矫形器C.莫伯格(Moberg)矫形器D.腕固定矫形器E.对掌矫形器桡神经损伤后使用
没有代理权所为的代理行为对本人是没有效力的,只有本人事后追认才成为真正的代理行为,对本人发生效力。在本人承认与否前,该行为是无效的。( )
证券公司的()应当对证券公司年度报告签署确认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为指导各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经国务院同意提出的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于()印发并实施。
每天参观游览出发前,地陪应提醒旅游者的注意事项有()
以形成方式进行分类,小组可以分成()。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是我国基本的公安政策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2014年山东省属真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高原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______Neverthoughttoseeyouhe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