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昆明市公安局通讯处女民警王晓湘和该市路南县公安局副局长王俊波双双被枪杀在一辆“昌河”微型车上。此案由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侦查。1998年7月2日下午,晓湘的丈夫、昆明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杜培武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10只警犬对杜培武

admin2014-12-08  14

问题 1998年4月,昆明市公安局通讯处女民警王晓湘和该市路南县公安局副局长王俊波双双被枪杀在一辆“昌河”微型车上。此案由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侦查。1998年7月2日下午,晓湘的丈夫、昆明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杜培武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10只警犬对杜培武进行了43次现场气味鉴别,其中41次认定杜培武的气味与“昌河”车上的气味同一,证明杜培武在案发前后驾驶过该车;专家组从北京请来的“中国头号刑侦专家”,也认为杜的作案嫌疑不能排除;公安部专家还对杜进行了测谎试验,结论是杜应当知情或者参与作案。经侦查人员的连续审讯、拳打脚踢及其它非人道手段,杜培武承认了杀害王晓湘、王俊波的“犯罪事实",并指认了“作案现场”。1999年2月5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杜培武死刑立即执行。杜培武大呼冤枉,向高级法院上诉称,他是在刑讯逼供情况下才承认杀人事实的。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鉴于本案重要物证一杀人用的枪支没有下落,遂改判杜培武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年11月,杜培武被送进云南省第一监狱服刑。2000年6月,昆明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杀人盗车团伙,案犯承认1998年杀害王晓湘、王俊波案是他们所为。于是,云南省高级法院公开宣告杜培武无罪。(武大2007年研)问:
本案之所以成为错案,其原因是什么?

选项

答案杜培武一案之所以成为错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在办案过程中为了追求“破案率”而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暴力取证。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刑讯逼供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②过分依赖口供。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审判人员过分依赖口供,甚至不惜以非法手段获取,其恶果是导致刑讯逼供屡禁不止,冤假错案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③立法上的原因。《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但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相反,《刑事诉讼法》第118条规定了犯罪嫌疑人承担供述义务。当犯罪嫌疑人没有按照侦查人员的讯问供认犯罪和回答问题时,侦查人员便可以此为由,采取种种手段强迫犯罪嫌疑人回答问题,这往往容易导致刑讯逼供的发生。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运用尚待商榷。虽然《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但是,对通过刑讯逼供取得的供认和由此取得的物证、书证是否能被采纳为证据却没有规定。而我国的法律传统一向为“重实体,轻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对由刑讯逼供获得的物证、书证是予以采纳的。这从而导致刑讯逼供在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3)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改良 ①在立法方面,取消“犯罪嫌疑人有如实回答的义务"这一强制性规定,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保持沉默,这样,刑讯逼供就从根本上丧失了条件,从而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②完善我国证据立法,构建符合我国司法实践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刑讯逼供获得的言词证据一律不予采用,对以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获得的实物证据也应当坚决予以排除。由此,刑讯逼供就丧失了滋生需要的土壤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aZx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