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含有的蛋白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含有的蛋白
admin
2015-07-26
74
问题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 )
选项
A、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B、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C、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将蛀牙发生率降低15%
D、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题目中要求加强的是研究发现,即文段的论点。C项直接说明喝酸奶可以预防蛀牙。加强了题干的论点;A项虽然也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但是只是对论据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B项反而削弱了题干论点;D项“正在研究”并不是一个确定性的结论,不能加强题干研究发现。因此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Xw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职业能力测验题库银行系统招聘考试分类
0
职业能力测验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有()。
国内甲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14年1月3日,以22960万元人民币从意大利某投资商处购入该国乙公司80%的股权,从而使乙公司成为其子公司。乙公司为投资商全部以欧元投资设立,2×14年1月3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500万欧元(等于其账面价值
甲企业集团拟出售持有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假设拟出售的股权符合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下列会计处理表述中,错误的是()。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在2008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甲公司的存货为1000万元,乙公司则是800万元。当年10月1日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1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500元,售价为600元,乙公司当年售出了400件,期末留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55
下列各项投资收益中,按税法规定在计算纳税所得时可能调整的项目有()。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投资企业“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发生变化的有()。
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15年4月,甲公司拟为处于研究阶段的项目购置一台实验设备。根据国家政策,甲公司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助1000万元的申请。2×15年6月,政府批准了甲公司的申请并拨付1000万元,该款项于2×15年
甲公司向其子公司(乙公司)的1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人员必须自授予日起在乙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后才能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10万股甲公司股票。2×20年l0月1日股权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估计该股票期权
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TheNeedforHolidaysYou’venodoubtheardpeoplesayhowmuchthey"need"aholiday,whenwhattheyreallymeanisthatthe
下列不属于中央职级督学的是()
(2010年4月)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信念是人的_____的统一体或“合金”。
鼻咽腔位于
下述产程时间哪项不正确()
有关本案中森林大酒店与小毛所签劳动合同的效力的下列评论,哪项是正确的?()。森林大酒店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小毛工资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某公司2009年末资产负债率为0.6,股东权益总额为400万元,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预计支付股利总额为60万元,股利支付率为60%,2008年末总资产净利率为9%,销售净利率为12%,权益乘数为2。全部财务比率用年末数据计算。要求:(1)计算
关于文书催办,正确的说法是()。
如何看待“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