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沥青混凝土标准密度,应由( )得到。
沥青混凝土标准密度,应由( )得到。
admin
2010-02-28
83
问题
沥青混凝土标准密度,应由( )得到。
选项
A、马歇尔试验
B、击实试验
C、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D、钻芯取样试验
答案
A
解析
沥青面层混合料标准密度试验方法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相同,我国仍以马歇尔击实法为主,有3个标准密度可供选择。具体密度测定,根据混合料本身的特点,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1)水中重法:本法仅适用于密实的I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不适用于采用了吸水性大的集料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2)表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
(3)蜡封法:本法适用于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试件以及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
(4)体积法:本法适用于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
具体的试验方法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故选A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F0y777K
0
道路工程
试验检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2/38)
崔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村民自行筹款修建道路工程时侵吞工程款3万元。崔某构成下列何罪?()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关于世界各国宪法的结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吴某向某区市场监管局投诉其从某超市购买的萝卜存在变质问题,要求查处并赔偿。区市场监管局以检测合格为由,通知吴某撤销案件。吴某向市市场监管局申请行政复议。该局在未告知吴某情况下自行延长了复议处理期限。后该局作出复议维持决定,吴某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选项是错
甲国加入一项区域贸易协定,并对该协定中的“适用范围延伸条款”提出保留。已是该协定缔约国的乙国表示接受甲国该项保留,而丙国则反对甲国保留。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某企业建立了0.3级、(1~60)kN测力仪标准装置,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增加了一台0.3级(10~100)kN测力仪和一台0.1级(3~30)kN测力仪,该测力仪标准装置到期复查时,该企业拟利用新购仪器扩展标准装置的测量范围,但未修订《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中,强度试验所需试样是在击实试验得出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下静压成型。()
桥梁静载试验,主测点布设应能控制结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对连续梁桥静载试验主要测点应布设在()。
()所用粗骨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随机试题
Academicdishonestyisnothingnew.Aslongastherehavebeenhomeworkassignmentsandtests,therehavebeencheaters.Theway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用电压表测量图示电路u(t)和i(t)的结果是10V和0.2A,设电流i(t)的初相位为10°,电流与电压呈反相关系,则如下关系成立的是()。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时,张拉台座应与张拉各阶段的受力状态适应,构造应满足施工要求。张拉横梁及锚板应能直接承受预应力筋施加的压力,其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
债券甲和债券乙是两只在同一资本市场上刚发行的平息债券,它们的面值、期限和票面利率均相同,只是付息频率不同假设两种债券的风险相同,并且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高于票面利率,则()。
苏区是一个坚实的实践样本,蕴含着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主线,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苏区研究既属于历史主干研究,也属于历史支系研究。经过多年积累,目前的苏区研究,其广泛、细致的程度前所未有,堪称血肉丰满、________、支系发达。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
Obviously,thepercapitaincomeofacountrydependsonmanythings,andanystatisticaltestthatdoesnottakeaccountofall
设φ(x)==__________。
Manyteachersbelievethattheresponsibilitiesforlearningliewiththestudent.(1)_____alongreadingassignmentisgiven,
Thetermcontrolishighly—andunjustifiably—unpopular.Someofitsunpopularitycanbetracedtoeducationalandphilosophica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