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8640m2,建筑高度40m,地下1层,基坑深度4.5m,地上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并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8640m2,建筑高度40m,地下1层,基坑深度4.5m,地上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并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
admin
2022-01-04
64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8640m
2
,建筑高度40m,地下1层,基坑深度4.5m,地上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并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监测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
项目部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现场安装完成的木模板内有铅丝及碎木屑,责令项目部进行整改。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填报了浇筑申请单,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施工班组将水平输送泵管固定在脚手架小横杆上,采用振动棒倾料于混凝土内,由近及远、分层浇筑,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停工整改。
问题:
本工程在基坑监测管理工作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本工程在基坑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不妥之处: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 理由: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 不妥之处:监测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 理由:监测方案除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外,还应经设计方认可后才可以开始施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hU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计算总包服务费时,当招标人要求对分包的专业工程进行总承包管理和协调,并同时要求提供配套服务时,根据招标文件中列出的配合服务内容和提出的要求,按分包专业工程估算造价的()计算。
1.背景由某企业承建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用地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移动影响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邻近地铁。
关于现场宿舍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元素中,能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能改善同时也可提高钢材强度的是()。
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是()。
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1.背景某市政府新建机关中心幼儿园,幼儿园最高处地上4层(首层层高4.2m),框架结构,整栋建筑呈“回”字形,中间设计为封闭采光天井,天井屋面位于二层顶部,采用点支式夹层玻璃幕,最低处离地面高度7.8m。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
1.背景某政府机关新建高层办公大楼幕墙工程公开招标,有6家具有建筑幕墙施工资质的企业参加投标。开标后,招标人按照法定程序组织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在开标会议上公布,并作为《招标文件》附件发送给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在对各投标人的资信、商务、技
评价钢材可靠性的一个参数是()。
随机试题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左侧大肠癌应和以下哪些病进行鉴别
显示视神经孔的摄影体位是
2013年10月31日,甲公司获得只能用于项目研发未来支出的财政拨款1000万元,该研发项目预计于2014年12月31日完成。2013年10月31日,甲公司应将收到的该笔财政拨款计入()。
通过参加此次遴选,你有可能从下级机关调到上级机关工作,也可能从甲部门流向乙部门工作,工作职能、工作环境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也要与新的领导和同事打交道,在人生履历中又是一个新的开始。问题:请你结合以往工作经历和体会,梳理一下处理好新的工作关系和人际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下边四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
无论有训练者或无训练者,在高温环境中运动时,有氧工作能力都下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
(66):An error can be caused by attempting to divide by 0.
()技术是向一组独立的计算机提供高速通信线路,组成一个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