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装置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物块时皮带恰好以线速度v0=8m/s,加速度a0=2m/s2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g取10m
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装置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物块时皮带恰好以线速度v0=8m/s,加速度a0=2m/s2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g取10m
admin
2016-03-08
89
问题
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装置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物块时皮带恰好以线速度v
0
=8m/s,加速度a
0
=2m/s
2
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g取10m/s
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选项
答案
当物块被放到传送带上,到速度与传送带的线速度相等时,物块的受力状态如(1), [*] 设此段过程用时t
1
s,则at
1
=v
0
+a
0
t
1
,即10t
1
=8+2t
1
, 解得t
1
=1s, 则S
1
=[*]×10m/s
2
×(1s)
2
=5m<16m 当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线速度相同后,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消失,因为传送带仍有2m/s
2
的加速度,假设物块不受摩擦力,则物块此时的加速度由重力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的分力提供,则a’=[*]=6m/s
2
>2m/s
2
, 故物块将受到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又因为mgsin37°-f
静max
=mgsin37°-μmgcos37°=2mN,即此时物块的加速度a
2
=2m/m=2m/s
2
,与传送带的加速度可以保持一致,则物块将相对静止在传送带上,直到到达B处,此段时间内物块将做初速度为v
1
=at
1
=10×1=10m/s,加速度为2m/s
2
的匀加速运动, 设此段运动用时t
2
s,则s
2
=v
1
t
2
+[*]a
2
t
2
2
,即t
2
2
+10t
2
-10=0,解得t
2
=1s 所以物块从A到B所用的总时间t=t
1
+t
2
=1+1=2s。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Tb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物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物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仅次于毒品的第二大公害”。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全国范围展开声势浩大的打假斗争。国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之所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是因为()。
新华网北京2008年10月5日电,新上任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坚决抵制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把好数据质量关,维护统计的严肃性;坚持以提高统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加强数据的深度研究和科学分析,增强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哲理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随机试题
为了规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的销售活动,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健康发展.2013年6月,中国证监会修订了()。
现代流通产业中,最重要的流通企业组织形式是()
简述会计凭证的设计意义。
维生素C注射液可选用的抗氧剂是
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有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要使规划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可行,规划人员必须遵守共同的法则和标准,这就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重置价格的出现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的体现。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作为行政行为之一,在性质上属于()。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民族主义曾经是社会争取统一与独立的现代化力量,而今一旦立国成功,却很容易变成一种保守压迫的力量。几乎没有政治领袖具有这样的见识:将其国民的需要置于国家目标之上,而常常是实现现代化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