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论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论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admin
2019-04-13
95
问题
论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选项
答案
(1)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道德认知是人们对行为规范、是非善恶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是影响情感、坚定意志、采取行动的基础。道德信念是道德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只有具备深刻的道德认知,形成坚定不移的观念,才能产生道德信念。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作判断后引起的内心体验,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一个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体现的一种坚持精神,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觉悟高低和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在这四个基本要素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的德育要求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一般高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因此,这种要求就会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道德状态发生矛盾。这种内部的矛盾运动就成了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正是通过交往和活动而形成的。学生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获得道德认知,调节道德行为,并在活动中培养尊重、关心、合作等品质。只有当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并通过亲身体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才能获得对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不断发展自己的情感体验、磨炼自己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在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形成的。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Kz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制定规范性文件,哪些情况下起草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行垂直管理部门的下级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只需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我国国家赔偿法未规定立法机关的国家赔偿问题,也就是说在我国没有立法赔偿,只有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大类型。()
甲市政府对星星传媒公司的信息公开申请不予答复,该传媒公司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欲寻求救济,下列有关救济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对刑事诉讼中保证人罚款及救济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投影仪的用途是什么?
患者因输液左上肢引起索条状红线,红、肿、热、痛,伴畏寒、发热。错误的处理是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采录“主诉”所要求的内容
中层地下工程,是指-10~-30m深度空间内建设的地下工程,主要用于地下交通、地下污水处理场及()等。
用户通过桌面背景的设置,可以改变项目颜色、字体大小。()
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是(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7年3月20日,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正式启用。该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巴两国提供了特有的战略价值。该港启用后,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证,也扩大了中国在波斯湾及印度洋的影响力。材料
图例:春无发粉
【2010年河北省第31题】某村种植果树面积比种植水稻面积少122亩,种植水稻面积是种植果树面积的2倍还多4亩,村里种植水稻的面积是多少亩?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