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案例:甲因急用钱将乙委托其保管的一幅名画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丙,丙在支付对价的同时拿走了字画。一日乙在丙处见到自己的画欲拿回,遂与丙发生纠纷,诉到法院。 法官拿到案件后,查遍当时所有法律,没有适用该案件的法条。于是丁、戊两法官分别写出自己的判决如下。 判决书:
案例:甲因急用钱将乙委托其保管的一幅名画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丙,丙在支付对价的同时拿走了字画。一日乙在丙处见到自己的画欲拿回,遂与丙发生纠纷,诉到法院。 法官拿到案件后,查遍当时所有法律,没有适用该案件的法条。于是丁、戊两法官分别写出自己的判决如下。 判决书:
admin
2019-02-26
63
问题
案例:甲因急用钱将乙委托其保管的一幅名画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丙,丙在支付对价的同时拿走了字画。一日乙在丙处见到自己的画欲拿回,遂与丙发生纠纷,诉到法院。
法官拿到案件后,查遍当时所有法律,没有适用该案件的法条。于是丁、戊两法官分别写出自己的判决如下。
判决书:
丁:根据物权的追及性,所有物无论辗转落入何处,所有人都可以追回,乙是该画的所有人,因此有权从丙处拿回自己的画。故判决丙归还乙的画,其损失由甲赔偿。
戊:根据债的相对性,甲、乙之间的保管合同之效力不能及于第三人丙,同样,甲、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不及于乙,故乙只能要求甲返还其画,甲与丙的买卖合同由于出卖方无权处分而效力待定,又因真正权利人乙不予承认,因此变为无效的合同,甲、丙双方应返还原物,甲向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法条(该案判决后立法中有了该法条):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第三人为善意且有偿的情况下,第三人应取得所有权。
问题:
法官在作出判决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法律推理?
选项
答案
法官在作出判决的过程首先遇到了作为推理的前提之一即法律不确定,因此确定法律的过程就是实质推理。法官在作出判决的过程还运用了形式推理中的演绎推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7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奴隶制法的出现要比东方晚很多世纪,其主要代表是()。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重要前提,与一般解释相比,法律解释具有特殊性。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是()
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有()。
下列哪些方式属于我国法律效力终止的方式?
(2009年真题)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的这一特性是指
材料:牧牛争讼案。三月甲申日,伯扬父在周王的面前宣布对牧牛的判决,说:“牧牛!过去你任职的时候,竟敢和你的长官争讼违背自己曾立下的誓言。今天,你必须再立信誓。你只有恪守自己的誓言,才能重新担任官职。按照你的罪行,我本应鞭你一千,施以墨刑。现在我宽恕你,鞭你
《周礼》云:“八辟丽邦法。”今之“八议”,周之“八辟”也。礼云:“刑不上大夫。”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也。其应议之人,或分液天潢,或宿侍旒,或多才多艺,或立事立功,简在帝心,勋书王府。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衷,曹司不敢与夺。此谓重亲贤,敦故旧,
《宋史.刑法志三》:“(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编者注),令杀人无证、尸不经验之狱,具案奏裁,委提刑审问。如有可疑及翻异,从本司差官重勘,案成上本路,移他监司审定,具案闻奏。否则监司再遣官勘之,又不伏,复奏取旨。先是,有司建议:外路狱三经翻异,在
随机试题
核心资源
根据牙釉质蛋白的电泳特征及氨基酸组成可将其分为
A.利多卡因B.普罗帕酮C.异丙肾上腺素D.艾司洛尔E.胺碘酮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安全检查引导显示终端,必须显示正在安检的航班号和()。
下列()不能产生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华公司)于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普通股总数为5亿股,甲、乙分别持有大华公司31%和25%的股份。截至2013年年底,大华公司净资产额为10亿元,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2000万元和1000万元。2015年2
小吴和小李选了相同的5门课,但是他们只在历史这门课上得到一样的分数。每门课的分数范围从60分到100分。那么根据以下哪个陈述,可以判断出小吴这5门课的平均分比小李高?()
加工一个零件甲需要2分钟,乙需要4分钟,丙需要8分钟,现有28个零件需要加工,如果三人同时加工,并且加工时间相同,那么甲乙丙各应加工多少个零件才能完成任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在某个事件过程中定义的变量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