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企业“应收账款”有3个明细账,其中:“应收账款——甲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借方余额为100000元,“应收账款——乙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借方余额为400000元,“应收账款——丙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贷方余额为100000元;“预收账款”有2个明细分类账,其
某企业“应收账款”有3个明细账,其中:“应收账款——甲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借方余额为100000元,“应收账款——乙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借方余额为400000元,“应收账款——丙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贷方余额为100000元;“预收账款”有2个明细分类账,其
admin
2019-12-26
82
问题
某企业“应收账款”有3个明细账,其中:“应收账款——甲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借方余额为100000元,“应收账款——乙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借方余额为400000元,“应收账款——丙企业”明细分类账月末贷方余额为100000元;“预收账款”有2个明细分类账,其中:“预收账款——丁公司”明细分类账月末借方余额55000元,“预收账款——戊公司”明细分类账月末贷方余额为20000元;坏账准备月末贷方余额为3000元(均与应收账款相关),则该企业月末资产负债表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应为( )元。
选项
A、697000
B、717000
C、552000
D、745000
答案
C
解析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预收账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坏账准备”科目中相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故“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100000+400000+55000-3000=552000(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3M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8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余额如表所示:2018年4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2日,外购一批工程物资用于建设生产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以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8年3月1日“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为35万元,当月发生与增值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1)3日,外购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5.5
甲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1230万元,增值税税额209.1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10万元,增值税税额1.1万元,支付保险费0.8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0.048万元。则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引起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企业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但年末需进行核实调整。()
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8年3月签订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合同约定金额120万元(不含税),同时合同约定乙公司需向甲公司支付商品包装物押金2万元,以上款项均已支付。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中,会影响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有()。
2018年12月1日,甲公司企业“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6万元。12月31日“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100万元,经减值测试,该企业应收账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5万元。该企业201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万元。
企业将款项汇往异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编制该业务的会计分录时应当()。
随机试题
关于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三8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林业建设的方针是()。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而使用的工料成本增加,按合同规定可以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的合同形式称为( )。
水泥混凝土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
下列关于资金投资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是()。
老李今年40岁,打算。60岁退休,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退休后每年生活费大约需要10万元(岁初从退休基金中提取)。老李预计可以活到85岁,所以拿出10万元储蓄作为退休基金的启动资金(40岁初),并打算以后每年年末投入一笔固定的资金。老李在退休前采取较为积
下列各项中,属于金融风险基本特征的是()。
社会工作是一种()。
Togetahighscore______.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