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某教师“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教学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案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故乡》中的人物形象,知道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本节课我们也借鉴这种手法,探究文章的主旨。 【比较阅读】 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
阅读某教师“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教学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案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故乡》中的人物形象,知道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本节课我们也借鉴这种手法,探究文章的主旨。 【比较阅读】 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
admin
2019-02-16
103
问题
阅读某教师“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教学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案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故乡》中的人物形象,知道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本节课我们也借鉴这种手法,探究文章的主旨。
【比较阅读】
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这段文字:“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闻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读着这段优美的文字,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小英雄形象。说到少年,《社戏》中也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请大家比较《社戏》中的少年和《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找出他们的相似点。
年龄:和“我”年龄相仿,十一二岁。
生活环境:离海边不远的偏僻的农村。
生活状况:无忧无虑。
和“我”的关系:和“我”以哥弟相称,与“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性格特征:活泼、勇敢、热情、纯真……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他们非常相似,我们可以把少年闰土看成《社戏》中那群少年中的一个。他们都是“我”在故乡亲密无间的小伙伴,是充满阳光的、美好的少年。
【讨论续写】
当年的小英雄闰土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迟钝麻木的“木偶人”。二十年后,《社戏》中这群孩子在故乡见到“我”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讨论:二十年后,长大了的《社戏》中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续写:想象二十年后“我”在故乡遇到其中一个孩子的情景,进行续写。
续写要求:①结合人物特点和时代背景;②写出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的变化及“我”的感受;③150字左右。
【展示交流】
展示并说出自己续写的理由,其他同学补充评价,老师点评。
问题:
评析“比较阅读”环节的作用。
选项
答案
题干教学设计“比较阅读”环节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①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温故知新。 比较阅读是深入研读的重要形式之一。题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对《故乡》《社戏》中不同少年形象的比较阅读,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思考、分析、对比,发现并归纳不同少年形象所展现出的共同特质,逐步深入对文章主旨的积极探究,获得思维的拓展与鉴赏评价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深入体味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妙处,形成对两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新颖独到的、富有个性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讨论续写”环节的教学奠定基础。 ②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比较阅读是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探究性阅读。题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乡》《社戏》两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分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达到本课教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调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将知识内化为“长效”的知识,逐步学会举一反三;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记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j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教学片段:(1)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通过多媒体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一个历史人物。(2)教师通过让学生听录音、快速阅读并叙述来了解文章的大意。(3)教师让学生用英语分组讨论对该人物的看法并请代表上台解说。请对以上教学片段分别作出评析。
请设计一节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1)学生能够通过组织乐队进行演唱来听说读写某些词汇。(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片段:T:Doyouknowwhatcauseswaterpollution?Ss:Factoriespourwastewaterintoriversandlakes.T:Allthefactories?Ss
教学片段:(1)某教师在讲授有关奥运会的zyjszxkyyread时,让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听新闻收集一些关于奥运会的图片、数据、新闻报道等。(2)课上让学生分组派代表讲述查到的奥运会资料,并进行ppt展示。(3)提出一个问题从而将话题引到本节课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何理解“任务型”教学?
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述外语教学中反馈的两种主要类型,列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三种途径,以便及时给予反馈。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教学一篇有关职业的课文前的活动片段。(上课铃响,教师先让学生听一首英文歌曲,然后进行下列活动)T:Howdoyoulikethissong?Doyouknowthenameofthissong?S1:S
推理(inferring)是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之一。请解释“推理”的基本内涵,简述训练该项技能的注意事项,并用英语写出两个可以检测阅读理解的推理性问题。
在教授Wheredidyougoonvacation?课时,某教师做出如下教学设计:…2.Presentation(呈现新知识)T:(从复习中引出)Wheredidyougolastweekend?S:I
推理(inferring)是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之一。请解释推理的基本内涵(7分),简述训练该项技能的注意事项(9分),并用英语写出两个可以检测阅读理解的推理性问题(4分)。
随机试题
下列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有()。
女性,21岁,颜面浮肿、苍白。血压150/80mmHg。尿蛋白(+++),尿沉渣见红细胞12/HP,蜡样管型;BUN68mg/dl;血清白蛋白1.8g/dl;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诊断最大可能是
为制定某地区人群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语言沟通障碍的病因险处
题1—119图示电路的时间常数t为()μs。
N企业在进行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实存数大于账面余额200元,则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200元。()(9.1)
教师节那天,李老师一进教室就看见桌子上放着孩子们送自己的礼品,有包装精美的鲜花和音乐卡等。李老师特意拿起一张贺卡,笑着对大家说:“这张贺卡真漂亮,是小朋友自己做的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礼物。”该做法表明李老师()。(2017年下半年真题)
2016年6月25日,随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成功首飞,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在世界面前精彩亮相,这个卫星发射的中心是()
下列各序列中不是堆的是()。
A、Therearen’tenoughcabinets.B、Thereistoomuchnoise.C、Officesuppliesaretakingupspace.D、Someteachingassistantsdo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