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中外法律制度中的习惯法,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2010年试卷一第16题)
关于中外法律制度中的习惯法,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2010年试卷一第16题)
admin
2016-05-08
84
问题
关于中外法律制度中的习惯法,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2010年试卷一第16题)
选项
A、中国西周时期的礼是对社会生活起着调整作用的习惯法
B、英国法的源头是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的习惯法
C、法国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是以习惯法为主的时期
D、德国学者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分阶段发展的,最初是自然法或学术法阶段,接下来便形成了习惯法阶段
答案
D
解析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西周的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而且周礼在当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因此,中国西周时期的礼是对社会生活起着调整作用的习惯法。选项A正确,不当选。
纵观英国法的发生史,得知早在5世纪中叶,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入侵了不列颠岛,他们在英格兰地区建立起一系列的封建小王国,于是,在古代日耳曼人社会习俗的基础上,产生了英国早期习惯法。选项B说法正确,不当选。
公元9~13世纪法兰西王国由于政治上分散,过去的成文习惯法《撒利克法典》和王室法令不再通行,而实行本地区的习惯法,这种习惯法是在日耳曼法和罗马法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日耳曼法和罗马法两种因素,以日耳曼法为主。故,法国公元9~13世纪是以习惯法为主的时期。C项正确,不当选。
德国学者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萨维尼反对德国匆忙制定民法典,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对理由就是,他认为,法律是分阶段发展的,最初是自然法或习惯法阶段,接着是学术法阶段,第三阶段才是法典编纂阶段,而德国仍处于第二阶段,制定民法典为时尚早。萨维尼认为习惯法阶段法律发展阶段的第一阶段,D项认为习惯法阶段是第二阶段,错误,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j8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行政赔偿诉讼,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二第88题)
《环境保护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法院起诉。某县环保局依据《环境保护法》对违法排污企业作出罚款处罚决定,该企业不服。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二
关于在行政诉讼中法庭对证据的审查,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二第49题)
甲、乙、丙三人成立一家合伙企业,购买一艘货轮从事海上运输,登记为“兴海”货运。一日,某海关缉私人员检查他们的货轮,认为他们为丁所运输的货物系走私物品。其后,某海关作出没收货轮和全部货物决定。甲、乙、丙和丁不服海关的决定。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有:()
杨某受某,一指派在本县范围内收购茶叶2万斤,厂方提供了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杨某收购后未向税务机关纳税。县税务局知悉后即作出决定,杨某须缴纳增值税5000余元。杨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接受某厂的指派,与该厂是委托关系,其税款应由厂方缴纳。县税务局未采纳杨某的意
2003年某省政府为实施省人大的地方性规定出台一部规章,2006年省人大对该地方性法规进行修订,但未对该规章废止与否作出规定。2008年某省行政机关依据该规章对甲作出处罚。甲不服处罚提起行政诉讼,提出不应适用该规章。关于法院是否应适用该规章,下列哪些说法是
下面的说法中,哪些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要求?()
据报载,49岁的妇女周某在单位工作时,因其他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被重物砸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去世,目前其家人正在进行索赔、继承等事宜。下列有关这一案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随机试题
对绿脓杆菌和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效的药物为(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的承包方必须持有的证件不包括()。
关于财务报表附注的说法,错误的是()。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有()。
关于产品的认识,正确的看法是()。
两个IQ分数相同的儿童,他们IQ分数的构成完全相同。()
假设“如果甲是经理或乙不是经理,那么丙是经理”为真,由以下哪个前提可推出“乙是经理”的结论?
A、TRUEB、FALSEB
Itisawisefatherthatknowshisownchild,buttodayamancanboosthispaternal(fatherly)wisdom—oratleastconfirmtha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