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admin
2016-07-26
81
问题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选项
答案
(1)背景 就国际而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上面临严峻的考验。就国内而言,到了1990年后,中国已呈现出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可喜局面。但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克服我们前进中的问题,继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大步前进,是全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内容 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二,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第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敢于闯。 第四,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五,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要把领导班子建设好。 第六,调调对社会主义的前途要充满信心,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3)意义 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时刻发表的,是他十多年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新的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也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9o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元代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方式不同于其他三地的一地是()。
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多种所有制成分的是()。
1935年8月31日,面对意大利对埃寨俄比亚的侵略,美国国会通过了(),规定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
不仅主张通过三种国家权力的分立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而且提出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分权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制约的思想家是()。
下列不是战国时期齐国对外扩张的行为的是()
马尾海战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中法新约》
【《中英烟台条约》】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云南大学2017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随机试题
________被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为“五言之冠冕”。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包括()、透水性和噪声量。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质量管理原则包括()。
内部招聘的特点是( ),
全年应列支的业务招待费标准是( )。全年多列支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为( )。
因为君权“受命于天”,且要秉承“天意”治理国家,所以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的地点和时间分别是()
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Theoceanshavealwaysservedasasinkforcarbondioxide,buttheburningoffossilfuelssincethebeginningoftheindustria
最新回复
(
0
)